武昌都府堤41号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内,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住过的房间记者彭年摄
记者魏娜通讯员邓艳梅
武昌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毛泽东在汉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在这里居住,也是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所在地。
1927年,时任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在这里撰写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文章之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并主持创办了武昌中央农讲所。
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罗哲等共产党人也都先后在都府堤41号居住过。
日前,长江日报记者再次探访这个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毛泽东与杨开慧母子
在武汉度过最后的相聚时光
都府堤41号是一栋晚清庭院式民居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青砖灰瓦,三进三天井,前后檐均为对开启实塌木板门,大门前檐为单坡屋面,墙体上有门楣装饰,大门板有门钉、门钹装饰,内部隔断均为木制板壁及隔扇门窗,厅堂与厢房用木板墙分隔。
走进大门就是一个天井,过了天井,便是堂屋。左边的房间,是毛泽东的卧室兼工作室,床边的展柜里,放着毛泽东用过的箱子,墙上挂着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的照片。
武汉革命博物馆馆长高万娥说,这张照片虽然不是在都府堤拍的,但是杨开慧母子确实和毛泽东在这里度过了最后的团聚时光,毛泽东在此地还有了第三个儿子毛岸龙。
毛岸龙的生日是1927年4月4日,那是武昌农讲所开学典礼的日子。杨开慧在武汉三医院生产,毛泽东到第4天才看到孩子。
“中国的革命者
个个都应当读一读这本书”
1927年初,中央农委书记毛泽东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2月上旬,毛泽东回到中央农委驻地武昌,在都府堤41号住所的卧室内,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当时主管中共中央宣传工作的瞿秋白非常重视这个报告,他于3月间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刊发表了这篇文章的前两章。4月,汉口长江书店以《湖南农民革命(一)》为书名,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单行本出版发行。
瞿秋白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说:“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战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
在都府堤41号
毛泽东动员湘籍学员回乡革命
1926年11月,毛泽东结束第六届广州农讲所的工作后,到上海就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他主持中央农委拟定的《目前农运计划》中,提出“在武昌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这是毛泽东倡议建立的一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武昌红巷13号是农讲所旧址,与毛泽东在汉居住的都府堤41号相距不过数百米。
1926年12月初,毛泽东抵达武汉。他亲自参加了农讲所的筹备、招生、制定教育方针、教学计划、聘请教员以及安排学生政治活动等一系列工作,也是主要授课人之一。
1927年5月,“马日事变”发生后,毛泽东等决定,派部分湖南籍学生回去,协同共产党地下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斗争。
6月中旬,20多名湖南籍学生来到武昌都府堤41号,毛泽东和同学们进行了一个小时既是谈心又是动员的讲话。这些肩负重任的湖南籍学生,作为革命先锋离开武汉,回到湖南投入了新的战斗。
不久后,武昌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毛泽东、邓演达等出席典礼并讲话。每个同学领到一枚铜质五角星证章,上面有金色犁头和“农村革命”四个字。
农讲所的学生毕业以后,奔向四面八方,有的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有的参加了井冈山地区的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