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卖蚊帐有风险 同胞们入市须谨慎
2016-08-05 08:29:00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傅岳强

话说里约奥运会还没决出首金,中国运动员就已经为我们挣得了一项巨大荣誉。事情是这样的:由于巴西寨卡病毒名声在外,中国运动员为了预防蚊子叮咬,几乎都带着蚊帐开赴前线。体操队的小姑娘还发了与蚊帐的合影到网上,立马让老外们惊得下巴掉了一地:原来世上还有如此高科技的防蚊手段,中国人真是太聪明了!

消息传来,大伙儿平添几分民族自豪感不说,更有人直接准备驱车义乌,批发10000顶蚊帐到里约发洋财。老祖宗的“四大发明”都白白给洋人们消费了,第五回,非得让他们放点血。

为了确保同胞们的创业梦想不受伤害,本人义务上网求证:蚊帐,究竟是不是咱们的专利?

综合几名在欧美生活了多年的华人朋友发言,得出的结论是,现在在欧美国家的确很少发现蚊帐的踪迹。因为他们环境卫生好,蚊子本来就少;面对有限的蚊子,他们更习惯于用防蚊灯、防蚊药水、防蚊植物来对付。不过,需要创业同胞们警惕的是,在“某逊”上,网购蚊帐也非常容易。就算蚊帐是咱们的专利,“某宝”可不是。

据考证,老外其实也是有他们的“蚊帐史”的。《安徒生童话》里有个故事叫“恶毒的王子”,讲的是有一个特别牛叉的王子向上帝开战,上帝派出了一群小蚊子迎战,王子躲进蚊帐,可一只小蚊子还是钻了进去,从耳朵直捣王子的大脑,结果把王子咬疯了。

而现在的老外对蚊帐也没有陌生到天外飞仙的程度。“Net”一词就有“蚊帐”的意思,美国有个叫“NothingButNets”的慈善组织,可以译成“只要蚊帐协会”,是专门负责为非洲筹集蚊帐,减少疟疾发病率的组织。贝克汉姆参演了这个组织拍摄的为募捐蚊帐的公益广告,NBA球星库里与该组织签署了一个协议:他每投进一记三分球,就向非洲捐赠三顶蚊帐。

另外一个对创业同胞不利的消息是,在里约除了中国运动员有蚊帐护身外,日本乒乓球队的福原爱、澳大利亚女篮名将坎贝奇也在公寓里使用了这一“防蚊神器”。这二位均在中国打过球,需不需要状告她们剽窃专利,值得研讨。实际上,当年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华期间,便已经掌握了蚊帐这项发明的核心技术,但直到他倒在手术台前,都没作其他想。在他的遗书中,将自己的所有财产都送给了其他战友,“打字机和松紧绷带给郎同志。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