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的存在,里约奥运一定会在奥运史上有一份独特的地位。或许若干年后,所有的冠军都被遗忘,唯有他们让里约奥运闪亮不灭的光芒。
第一次,奥运会上有一支代表队,不代表任何国家、地区和个人,而是代表20世纪以来一个日益庞大的人类群体——难民。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和家园,漂泊求生。现在,全世界有6500万难民,接近于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一。
这10位运动员,来自叙利亚、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和南苏丹,暴力和迫害,让他们无法在本国接受专业训练、参加职业比赛,甚至面临生存威胁,只好选择逃离。经过选拔,他们有机会来到奥运赛场,或许无法赢取奖牌,他们代表的人类精神,远远超越于此,那是不能被苦难湮灭的梦想,即便生命如蝼蚁般脆弱,对美和欢愉的追求,依然如幽烛之光,擦亮长夜,不仅支撑生存,更强壮追逐幸福的力量。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他们将给全世界的难民带来希望,这也将向全世界传递一个信号,难民也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人类一部分,不仅意味着难民和我们一样,是活着的生命,也意味着难民跟我们一样,应该有机会有权利追逐梦想,实现生存之外的自我,比如运动、歌唱。
难民问题,首当其冲当然是生存问题。去年,3岁难民艾兰伏尸土耳其海滩的图片,让世界为之悲恸震动。欧盟主席在关于难民问题的演讲中说:“如果你所逃离的是可怕的战争和野蛮,没有什么你不愿意付出的代价,没有哪堵高墙你不愿意攀爬,没有哪个海洋你不愿意航行,没有哪种边界你不愿意穿越。”求生的欲望,的确强大如斯。
然而,很少有人是仅仅为生存而活。逃离的难民,活下来之后便自然会有对幸福和人生的更高梦想。所以要拆除的,不仅是阻拦他们求生的高墙和篱笆,还有阻拦他们梦想的障碍。奥运会组织难民代表团,这应是象征意义之一。
这也是给6500万难民的信号,不放弃希望,不放弃梦想,世界就会给你机会。如同这10位运动员,他们简单而执着的梦想,就是跑下去游下去,这是苦难中的欢乐,比生存多一点的意义。集中营里也有不成曲调的歌声,为了看一场球赛而甘冒被扫射的危险,有时候,正是这些小小的梦想,小小的快乐,让活下去的信念无比坚定,让逃离和反抗的力量无比强大。
难民是已经逃离了暴力和野蛮的人,还有许多人,连成为难民的机会都没有,不得不在战争、内乱、野蛮中偷生,并艰难守护着自己的那些小梦想小快乐。难民代表团的运动员,都渴望有朝一日能代表自己的国家出现在奥运赛场,这是家国之爱,应该也是希望国家回归正常、同胞拥有机会的情怀。
难民代表团的出现,让我们在感动之余也将思考国家安定的意义,反思是谁是什么制造了难民问题。
本报评论员
刘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