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首日,中国2银3铜,没有收获金牌。然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网友对杜丽的祝福、对孙杨的安慰。当我们的心态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懂得欣赏比赛,能坦然地为对手鼓掌,凸显的是大国的自信和包容。首金,我们依然需要,鼓舞士气;但我们更需要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为中国队点赞!
东方早报:“唯金牌论”时代已过去,奥运首金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第一个总是容易被人记住,因此首枚金牌也一直是奥运会关注的焦点。“开始”或者“开门”被赋予了很多附加的意义。可如今,有很多人想说,奥运首金,你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中国选手在比赛中表现相当精彩,紧张的赛事也让全世界感受到了体育竞技的魅力。
长江日报记者耿尕卓玛:时至今日,中国人对金牌的渴望度似乎逐年在减退,对运动员抱以的必胜执念也在消失。上个月,采访世界奥运体操冠军程菲时,她说:中国从上至下,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急需用奥运金牌来彰显国力了。她说,真正的拐点出现在2008年奥运会。中国的体育理念在悄然发生改变,“上”不再大量重金挖掘、培养专为奥运而征战的冠军运动员,“下”则涌现出越来越多将体育纯然视为兴趣的人。
点赞
昨日,中国奥运代表团四大夺金点全部抱憾落空,这是自汉城奥运以来,我国历史上再次遭遇的“首日无金”状况。对这一情况,社会舆论大体表现出宽容理解的倾向,认为我们不需要那么在意金牌结果,但也有声音指出,无金是一个值得警醒的信号,值得重视。本报记者搜集媒体、专家、网友品评意见,归为“点赞”和“警醒”两派,以飨读者。
苏群:孙杨银牌,杜丽银牌,女排输给荷兰,男篮输美国接近60分,中国在奥运会全面低调开局。虽然第一天不代表整届奥运会,但同样的感觉在1988年汉城也有过,那届以后中国全面强化奥运金牌战略,而现在的大形势是迫切需要将有条件的项目市场化、职业化、产业化。奥运会是体育变革的催化剂。
网友“春江夜”:现在奥运的关注度在下降,维系收视率和关注度的利器,推动剧情发展的悬念,还是得靠金牌。如果没有金牌,我们还能看什么?说金牌不重要的,我觉得他一定是没走心。他一定不是真正的体育和生活的爱好者,只是闲来无事瞄一眼电视。对运动员来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的就是金牌。于公于私,于体育最本质的魂,我们都需要金牌。
网友“李杨”:孙杨没能拿到金牌确实是“憾失金牌”、“屈居亚军”,杜丽也是一样。因为他们有夺冠的实力,也有战胜对手的欲望。说金牌不重要的不要看游泳比赛了,去游泳池玩水吧,玩得开心就好。竞技体育,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赢。
警醒
本栏策划、整理:记者刘舒刘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