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球 为何越来越差
2016-08-16 09:03:00 来源:长江日报

中国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的金牌数量,可能要创下新世纪以来的新低。与之相比,更让人遗憾的是三大球的表现。

女排女足堪堪挤进八强,女排还有机会,但目前的表现很一般。男篮成为唯一不胜的参赛球队,场均输球达到30分,女篮也未能从小组出线。男足和男排则连奥运参赛资格都没捞到。

过去,我们虽然算不上是大球强国,但也还有女排的一枝独秀,女足女篮斩获亚军的辉煌,男篮与除美国之外的强队殊死搏杀的振奋。现在,三大球整体疲软,处于重返奥运以来的最低谷。

有人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把三大球练到了现在的水平。这话在态度上算不得积极,指出的现象和问题却令人思考。三大球因其庞大的民间参与性,被视为衡量一国体育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准。中国对提高三大球成绩不可谓不重视,结果却越来越差,不可思议。

成绩萎靡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原因,就是人才匮乏。男足、男篮、女篮,目前在欧美顶级职业联赛效力的球员几乎绝迹,在国内,也缺乏实力明显超群的明星球员。过去主要是讲女足选才面太窄,现在则变成了整体困境。男篮5连败后,主教练宫鲁鸣就有这样的感慨。

独生子女增多,家庭经济水平提高,人们不愿让子女从事辛苦的体育运动,可能是一个原因。搞体育,除非出人头地,人们往往不认为这是孩子进入社会的一条正途、坦途。由此导致的梯队人才数量不足,是暂时的社会现象,可能也需要反思运动员培养体制。一个走上金字塔尖运动员的背后,是大量运动员缺乏完善的教育和社会生存技能,只能带着满身伤病退役,这种模式是不负责任的,未来可能会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除了男子排球,其他三大球项目都先后走向市场化,有国内联赛制度。然而依然出现人才不足,竞技水平下滑的问题,是更值得反思的现象。有人觉得这证明职业化市场化不如传统模式,这是没有看到我们的职业化其实只是半调子。很多城市,看起来有一支职业球队,但也仅此而已。后备队伍的培养,还是旧有的,两者存在明显脱节。甚至因为有职业球队充着门面,对梯队的培养反而不如过去重视。有的企业,投资球队并无职业态度,只求急功近利,宁可花大价钱买外援,也不愿在梯队建设上过多投入。因为市场化不成熟,因为急功近利,不停更换投资方,不停更换主教练,让年轻运动员的生存成长环境越来越糟糕。

中国有这么多人口,这么多青年,国家对体育事业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反而闹起了运动人才荒,这是非常不正常的,需要引起足够的警醒。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