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首《百子歌》讲述武汉故事
2016-08-21 21:00:00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黄征余坦坦罗斌通讯员卢锦峰

互动>>>

“国家富强才有好日子……民主人人参与一下子……文明城市全靠大家子……社会和谐中华大家子……”昨日,59岁的武汉六中退休教师杨汉群带着她创作的多首《百子歌》登上市民大讲堂,其中8人表演的一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观众阵阵叫好。

2小时创作出《百子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开场,杨汉群就向观众介绍《百子歌》这种民俗艺术:“《百子歌》是用‘汉腔汉调汉味汉节奏’的武汉方言,边打快板边说故事,每句最后都带一个‘子’字。清光绪年间,我的高祖父开始用《百子歌》创作作品,此后成为家族的一种文化传承,到我这一辈是第五代了。”

2011年,杨汉群退休后开始创作《百子歌》,迄今创作了350多首,多是介绍武汉的好人好事、名人典故、风景名胜。

2014年,全社会掀起践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汉阳区文化部门一位负责人对杨汉群说:“你能不能创作一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百子歌》,让大家好记好背?”当天晚上,杨汉群花了两个小时就完成创作。

昨日,杨汉群和武汉百子歌艺术团的7名老姐妹打着快板现场表演,观众们掌声不断。

“去年,汉阳区的14个艺术团在各个社区表演我的这个作品,非常受欢迎。”杨汉群自豪地说。

祖孙三代接力30年

创作《刘老汉的悲喜日子》

“提起过去的苦日子,眼泪流下几盆子……感谢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大小小的村湾子……”

昨日,杨汉群声情并茂表演了一首《刘老汉的悲喜日子》,用不长的篇幅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刘老汉”生活的巨变。

表演结束后,杨汉群说,这个作品是祖父、父亲和她共同创作的,前后经历了30年,“祖父、父亲创作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部分,我主要写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刘老汉’一家的幸福生活。在各种晚会和亲戚朋友的婚礼上,这个节目我表演了40多场”。

以“市民大讲堂”为题

即兴创作《百子歌》

杨汉群十分擅长即兴创作,可以在不同的场合现场表演脱口秀。昨日,她以“市民大讲堂”为题创作了一首《百子歌》“市民大讲堂,这个好台子……每年平均20万人中选出一个人尖子,才能站在这个讲台子,把精彩的人生给大家分享一哈子……”

表演最后,杨汉群还不忘为市民大讲堂做个小广告:“它的报名方式是自荐和推荐两种好法子”,赢得台下观众阵阵叫好。

昨日杨汉群做客市民大讲堂,讲述创作《百子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故事记者刘斌摄

新洲老人表演

自创的《好字歌》

昨日的市民大讲堂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杨汉群“主演”的上半场结束后,下半场她担任起主持人的角色,邀请部分观众上台表演。

63岁的陈玫瑰用地道的武汉方言表演了一首《好字歌》,“社会主义制度好,关注民生政策好,人人有吃有喝,个个都叫好……”

陈玫瑰是新洲阳逻老年大学的一名主持人,同时也是武汉百子歌艺术团成员。她说,参加百子歌演出后,深受杨老师的启发,创作了这首《好字歌》,可谓《百子歌》的姊妹篇,“《好字歌》吸收了《百子歌》‘汉腔汉调汉味汉节奏’的精髓,在新洲阳逻一带小有名气,我还带着它参选了第五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在北京‘中华情第十届国际演出交流大赛’中荣获金奖”。

昨日,百步亭社区的柔力球表演队、市老干合唱团的王忠君老人等也上台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记者黄征)

[2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