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 中国骄傲
2016-08-21 21:00:00 来源:长江日报

书到用时方恨少。昨天的中国女排,给人的就是这种感觉,仿佛几千年汉语世界积累的赞誉之辞都被用尽,再卓绝的诗人都甘愿融进齐声的赞唱。

或者说,在比赛时间里,只能感受到心在跳,血在烧,最原始最本真的呐喊震颤胸腔。此时,词语无意义。

是谁说,体育再也激不起族群共同的骄傲,是谁说,体育振奋一个国家的精神只是过去的传说。

小组险些不能出线,遍野哀鸿中逆转卫冕冠军,无比胶着的比赛中一分一分拼进决赛。我虽非技艺无双,但决不言败,决不放弃,誓要拼尽最后一分气血。龙城飞将,易水悲歌,大概就是同样的决绝豪迈吧。

这是奥运精神,体育精神。但是,我们的激动和骄傲,绝不仅仅因为这是奥运赛场的史诗篇章,绝不仅仅因为这是体育精神的完美诠释,而是因为这是中国女排,是代表着13亿中国人出征的巾帼健儿。

本报教育公众号的文章说,让孩子看这一场比赛,比参加什么培训都强。的确,这不就是最好最真实最生动的爱国教育、中国自信教育、励志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团队精神教育。

不得不承认,女排精神是存在的。由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书写,成为一种底蕴,这一次又得以迸发,就像拂去了玉器上的尘埃,它就能光华毕现,使满堂生辉。女排精神,是重返世界体育舞台后中国体育精神的标高,也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精神最激动人心的最具象征性的部分之一。

这是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打巴西,首局脆败,看起来似乎不在一个档次。然而,血性一旦被激发,实力就不再是决定因素。打赢实力出众的东道主、不见有走下坡路迹象的卫冕冠军,不靠拼靠什么。昨天打荷兰,有两局是大比分落后,每一局都是两分胜负,没多少队伍能顶住这种压力,硬是追上来咬住了拼赢了。

这是认清自己绝地反击的自信。小组赛2胜3负,勉强出线。很多队伍,可能就此泯灭争冠雄心。说一句我已尽力,承认对手强大,看上去也很潇洒大度。可是竞技场上,哪有注定的王者,未战先屈就是懦夫,奇迹从来源自不服和自信。没什么输不起的了,也没什么赢不下的,我看女排姑娘就是摆正了位置心态,迅速调整,拼字当头,绝地反击。

这是团结奋斗的精神。暂停时郎平布置战术,听得见姑娘们的自我反省,“这一分我没打好”,然后齐声呐喊重新上阵。19岁的龚翔宇,前几场发挥得不如意,昨天却成奇兵。在一个不团结的队伍,没有教练和队友的鼓励信任,这么小的姑娘可能早都吓傻了。

这当然也是爱国精神。姑娘们这样拼,肯定不仅想着自己,也一定有代表国家和中国人的使命感。奥运场上,赢了后身披国旗,声言是为国增光的,比比皆是,这是人的正常情感,是光荣和骄傲,看不出有什么理由羞于启齿。

竞技场上必有胜负,没有常胜之军。人们更喜欢看到胜利,也并非不能接受失败。表现出女排这样的精神毅力,相信就会离胜利更进一步,失败了也足以昂首而归。

敢打敢拼

女子排球半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荷兰队,挺进决赛。中国队球员朱婷(左)在比赛中扣球新华社发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