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生命 唤醒的罪恶感
2016-08-25 03:45:00 来源:长江日报

一条生命

唤醒的罪恶感

□肖畅

山东女孩徐玉玉马上要走进大学,开学之际,一通电信诈骗电话却将她9900元的学费全部骗走。报案回来的路上,徐玉玉呼吸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最终离开了人世。

我相信每一个关注此事的人,一定是咬牙切齿的。徐玉玉的母亲腿部残疾无法工作,父亲在外打零工挣钱,9900元足以让这个家庭受到重挫。新的人生已经打开大门,年轻的生命却忽然离去,悲喜转瞬之间,令人扼腕。

但罪恶感经过电话的过滤,甚至传递不到骗子身上。电话诈骗通常是流水线作业,该案中,骗到徐玉玉之前,骗子该拨通了多少个电话啊。在骗子眼中,潜在的、直接的受害者们,只不过是买来的身份信息,不过是数据的组合,诈骗不是面对面的侵害,感受不到罪恶的在场。

许多人深受其害,但受骗的直接后果通常没有如此的悲剧。信息、科技时代,自我保护技能也在与时俱进,10万+爆款文章的一个大户就是揭露新骗术,教你怎么防骗。有数不清的推销、骚扰电话,都介于诈骗和广告之间,连蒙带拐,天天拨响着我们的手机。起初,你很厌烦,时间久了,甚至也学会了礼貌的回绝,碰到了骗子,也能做到嬉皮笑脸的对付。

诈骗是自古以来不可接受的道德罪恶,人自从牙牙学语以来,父母的第一次教导多半也是不许撒谎。正是这样的罪恶,在信息、科技繁茂的时代,却仿佛变成了一种高速信息化的副产品,是躲不开的电子杂音,说谎、行骗只是占据一个号段,撒下一张迷魂大网,愿者上钩,风险自担,甚至责任自负。

有些行径不能算诈骗,却为诈骗大开方便之门。卖掉了个人信息,通常只是被认为泄露隐私。所谓的170/171号段为平台的虚拟运营商,也只是分包服务。数据保护是个系统工程,骗子却只需要一个漏洞。我们通常会有种防不胜防的感受,疲于应付的时候,看到那些变换招数的诈骗,心里面恐怕也没了诅咒。

一个18岁的女孩离开人世,真正让诈骗的恶劣无耻程度得到触目惊心的呈现。不管徐玉玉身体情况如何,阅历程度怎么样,这场骗局肯定是她离世的直接原因。看了真是让人心痛,这就是很多人其实早已麻木的信息诈骗,对一个年轻生命,对一个贫寒家庭的最直接伤害。

案件已经开始严查,这场骗局,以及由此牵涉的诈骗链条,注定会得到严惩。但我希望,这个社会对已经日常化的信息诈骗不要放松警戒,保持敏感的阈值。徐玉玉的代价太过昂贵,但即便她成功躲过了这场骗术,骗术依然可恶,无法容忍,骗术成灾更不正常。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