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码·击中读者的,往往是对秘密的揭示。这个揭示过程当然不能太简单
文/张斌璐
武侠小说为啥好看?因为它在故事里建造了一种“秘密”和“表面”的结构,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你所看到的并不是你所看到的”。在我们的历史书里,会告诉你古代的朝廷如何如何,或者市民社会如何如何,但是在武侠小说里,告诉你的是在这样一个“表面”的世界背后,还有一个属于“侠客”的世界存在。在这个秘密世界里的游戏规则,不同于那个我们所熟悉的市民社会,自然令人感到好奇。
拿人们所熟悉的金庸小说而言,市民社会是世俗的,但终南山的道士们就显得很神秘,那种庙宇中的清修生活和武学的传承相融合,离一般人的视野很遥远。然而,小说作者告诉我们,在终南山背后的隐秘之处,还有一座更加神秘的古墓。
墓穴,可是死亡的象征,在这里面发生的故事,自然更吸引人们的视线了。当然,假如故事里的古墓主人只是跟常人一样洗衣服做饭,那也令人索然无味,所以古墓里多半会有一个绝世高人,或者一本足以惊天动地的秘册,再不济,起码也得有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浪漫故事,这才足以相称。
有时候,秘密不一定藏在某座古墓里,但总得有一个秘密,其命运就是等人们去找到。譬如说,一句名叫“宝刀屠龙”的暗语、一个失踪已久之人的命运、一头或猿或雕的神兽、或者某个常人难以解开的奇妙棋局。击中读者的,往往是对秘密的揭示。这个揭示过程当然不能太简单,那样还成为什么秘密呢?当然,在这一切故事里,大多需要在一个“秘密”的社会里,以一种“秘密”的方式来进行。
市民社会是以契约建立起来的,有买有卖,各取所需,不需要侠客们来打打杀杀。到了买卖不公平的时候,就得请求朝廷衙门来解决,朝廷衙门也解决不了,那不得不诉诸秘密社会的另一种法则了。因此,所谓“武”和“侠”本来就是市民社会的秘密,原则上是不相容的。
既然“侠以武乱禁”,那么武侠小说就必须建立起合乎市民社会法则的伦理标准,譬如说“义”。“义”既是江湖上侠客们应当遵守的“侠义”,也是儒家思想里所包容的“仁义”,这两个概念其实是不一样的,但是经常被混淆着使用。又譬如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么一来,这个“秘密”就得到主流社会认可了。
《射雕英雄传》里洪七公豪气干云地说:“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你看,假如放到一般的市民社会里来,这可是很严重的偷换概念。但是从“秘密”到“非秘密”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融合和转换。
武侠小说惹人喜爱,常常在于这种秘密的地方不太较真。你要是追问得太紧,就像去追问一个魔术表演的真相,点穿秘密如同焚琴煮鹤,让大家都很没趣味。就像那些看似很有趣的新闻事件,无关人等看个热闹就行了。别人师徒间是吵架也好,是逗捧哏也好,作为观战群众不妨喝一声闲彩。你太较真其中的是非,最终你会发现,未必会比你想象中的更加有趣。
张斌璐文学博士,目前从事文化和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