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申遗专家组完成山西考察
2016-10-16 04:11: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山西晋城讯(通讯员程敏)由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8省文物部门和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组织的专家考察活动于10月10-15日来到山西省,来自中国建筑设计院的专家组对山西省的申遗推荐点进行了考察,以确定拟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遗产点。

晋商在万里茶道的开拓、成型和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董养忠介绍,山西省为此次申遗考察推荐了24处、计有64个要素的文化遗产遗存点,其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约有四分之一。

在为期6天的考察中,专家组在山西境内自北向南,先后对大同、朔州、忻州、太原、晋中、吕梁、长治、晋城等共计20个市区县的历史遗存进行了实地踏勘。

山西境内现存与万里茶道有关的古道、古建筑、茶业及其他产业的遗迹遗存,以及相关史籍和民间文献资料等数量之多,类型之丰富,文保等级之高,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与内蒙古毗连的得胜口、杀虎口和雁门关的通商古道、市集、城堡、客栈、驿站、税卡等遗址,在太行山间绵延5公里的陵川县白陉“七十二拐”古道,以及始建于明代或清代的榆次常家庄园、太谷曹家大院、祁县晋商老街、长治荫城古镇、晋城拦车古村等地的建筑及其相关茶商的家史业绩、茶庄商号票号等旧址的留存和保护现状,令专家们颇感兴趣。

《山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次专家考察给予显著报道,多地党政领导及文物考古部门还对武汉市作为8省万里茶道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所作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

位于山西中部的祁县古城,是晋商的发祥地,有万里茶路枢纽之称,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现存明清建筑风格的房屋2万多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