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足球队赢了 英国海军球队
2016-10-27 06:11:00 来源:长江日报

近日,杨格非助手伯纳德·阿帕德的后人蔡尔兹女士也来到武汉。她表示,阿帕德是她的舅外祖父,曾在武汉生活了22年。他1904年来到武汉后,跟随杨格非修建了博学书院新址,并坚持每天写工作日记。她展示的日记中,记录了博学书院最初建造时的基建用料、办学情况等资料和珍贵图片。“他跟随杨格非先生为武汉做了这么多了不起的事,家人都为他骄傲!”

校训“勤朴博学”传承至今

1899年,杨格非在汉口后花楼街居巷创办博学书院,邀请牛津大学毕业的牧师马辅仁出任首任校长。1907年,教会又在韩家墩买地建新校舍,即武汉四中现址,杨格非参与到新校舍建设中。这所学校涵盖中学和大学,是当时汉口最大的教会学校。

如今,武汉四中仍保留有杨格非时期建造的钟楼和教堂。记者昨日探访看到,这两座精美的哥特风格建筑伫立在校园里,静穆优雅。曾参与校史编写、武汉四中语文教科室主任王晓明介绍,这两栋建筑的基本构造被完整保留了下来。“每一年,武汉四中新生入校第一站都是来校史馆,了解校园历史”。

王晓明说,在当时举国盛行科举八股的时代,博学书院即提出了“重理算,授化生,近自然,习英文,强体魄”的办学理念,并定下“勤朴博学”的校训,勉励师生既要有勤奋朴实的治学精神,又要有广泛涉猎各类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杨格非是个教育家,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博学’的理念,非常难得,他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了武汉。”王晓明说,“勤朴博学”的校训至今还在沿用。

杨格非尤其重视英语和理化。“在当时那个钻研四书五经考功名的年代,这些科学课程的设置具有启蒙作用,而英语和理化如今仍是武汉四中的强势学科。”王晓明说,四中能走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中国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华宝,与受四中校风和办学理念的熏陶有很大关系。

校足球队能赢英国海军球队

博学书院校园有200亩,兴建了武汉最早的两个标准足球场,还有网球场和游泳馆,以及最早的气象观测站。

据了解,1901年,博学书院与武汉当时另外两大书院:文华书院、博文中学举行了一场国际足球赛,这是武汉地区第一场足球赛事。1921年前后,博学书院足球队即使是与人高马大的英国海军足球队比赛,也是胜多负少。

杨格非“强体魄”的理念,也被学校历年管理者传承了下来。武汉四中如今是体育强校。作为四中校友袁隆平曾回忆,学校历来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至今他还非常爱好音乐和游泳,而他的体育和英语基础都是在四中时打下的。

杨格非创办的西式学校,使得湖北和湖南的现代教育比中国其他内陆省份领先了30多年。

他还创办了英文报《楚报》,开创了汉口的印刷事业;建立汉口圣教书局,经营文字出版业。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