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邓小龙)500年前,汉水改道,汉口由此诞生;60年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昨日上午,武汉市育才第二寄宿小学四(8)班的30多名同学,为200多名老师、家长朗诵了一首自创的抒情诗——《大城崛起》。这是他们本学期校本课程“武汉时光机”的结课作业之一。
据了解,“武汉时光机”是育才第二寄宿小学今年9月在四年级新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这门课以《武汉印象》系列丛书为教材,每周上两次课,每次一个小时。课上,老师们结合视频、照片和文字资料,向学生讲解武汉的人文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除了课堂讲解外,还组织学生走进武汉规划展示馆参观学习。
“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老师同样有收获。”四(8)班班主任柯老师说,每次课前,授课老师会收集大量资料,既要保证讲授知识的准确,也要让课堂轻松活泼。为了让学生们更感兴趣,学校还在课程里加入了热干面、豆皮等武汉特色小吃的制作,请来厨师示范,让学生在食堂里动手操作。
近日,本学期课程接近尾声,学校开展了一次“武汉印象”知识竞赛,表现优异的女生张思玥被评为“武汉之星”。她说,尽管一直生活在武汉,但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才了解到许多常见建筑、道路背后的故事内涵。这学期,她周末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拉着父母走街串巷,给他们讲自己学到的历史。
育才第二寄宿小学国际部校长汪宁梓说,要让孩子热爱自己的城市,首先要让他们了解这座城市。为此,该校计划进一步丰富“武汉时光机”内容的同时,从下学期开始组织学生陆续走进江汉关博物馆等城市博物馆,并将城市历史资料、著名人物和学生感悟等内容汇编成校本教材。她表示,今后这一课程将在该校各个年级推广,伴随每个孩子的整个小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