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交通运输厅表示,目前没有除夕高速免费的打算,并认为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于全体纳税人,而免除费用只使少部分有车人士受益。除夕高速公路免费行为涉嫌福利歧视,使纳税人不能得到公平待遇。而且网民的期待是多元化的,很难完全满足(据1月13日《新华社》)。
坊间对某一类人有句俗话,叫“歪有歪理、正有正理”,言下之意是说这一类人,没理也能搅三分或叫没理也能占上风,说得更直白一点是“无理取闹”,今年春节休假安排刚一出炉,就因大年除夕被排除假日之外遭遇一片吐槽,有专家出面隐喻的解释,除夕不放假是给全国人民的“隐性福利”,在忽悠住一些人的同时,人们马上回过味来,很快就意识到除夕不放假就意味着高速不免费,而大年除夕在每个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几乎高出春节的每一天,甚至超过大年初一的春节,人们在春节前一天拼命赶回家,就是要和家人过个团圆的除夕,这也是由来已久的惯例,如果说除夕不放假是给所有上班一族的“隐性福利”,高速不免费则更是老百姓被迫送给给高速部门或地方政府过年的一个大大“红包”,红包收下,总该有句“客气”话,按照新疆官方这个解释,“红包”不仅收的坦然,不用说一句“感谢”,不收反而是“对不起纳税人”。
笔者真是佩服新疆官方的思维逻辑,不仅除夕高速免费是“福利歧视”,是对没车一族的“不公平”,按照这个思维逻辑,国家所有法定假日高速公路都不应该免费,甚至在全国人民没有实现每人一辆轿车前,高速公路都不能免费或停止收费,只要有一个人没有汽车,不收费都是对他的“福利歧视”,是“不公平”,进而按着这个逻辑,城市里的免费公共服务设施也都应当收费,风景区、公共交通工具对老年人免费,对特殊群体打折的做法也是对中青年人或大多数人的“不公平”,这种思维逻辑不仅是在偷换概念,更是“歪有歪理”。
日前,黑龙江省拟准备在大年除夕的中午对高速公路实行免费放行,不仅引来媒体一片喝彩,更希望黑龙江官员那句“何苦大过年还让人交钱”能成为共识,让更多的省份加入到大年除夕高速免费的行列中来,没有听说哪位没有私家车的群众觉得不公平,更没感觉受到了“歧视”,我们知道,在一些地方官员的思维逻辑中,向来是政府部门利益高于群众利益,当两者利益发生矛盾时,不仅毫不犹豫站在政府利益一边,还会摆出一大堆“公平”的理由,即使是没有“正理”可讲,也能够找出冠冕堂皇的“歪理”来,除夕不放假是隐性福利,人们希望高速能除夕免费,这又冒出“除夕高速免费涉嫌福利歧视”的“雷理”,这几乎和几年前那句“老百姓财产为什么不公开”如出一辙,消除某种不良现象不难,但要彻底消除某些官员的这种“畸形思维逻辑”,则相当困难。
事实上,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新疆境内的高速公路虽然不多,但驾车回家过年,选择走高速的不仅所占比例很大,可想而知,大多还可能都是“千里之遥”,除夕高速免费,对新疆高速部门而言,无疑是丢掉了一个“大蛋糕”,而且还可以想象,大凡从新疆高速赶回内地过年的有车一族,既不是新疆“户籍居民”,也都从新疆的经济发展中获益匪浅,过年过节对这些有车一族免费走高速,对新疆居民和无车一族显然“有失公平”,非但如此,年前高速免费,也让新疆进内发往内地的铁路客运损失不小,善于算计的交通部门面对这一“日进斗金”赚钱机会,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放过,况且,国家规定是春节假期高速公路免费,除夕收费符合规定是“本分”,免费只是“人情”,不做任何解释“闷头收费”到初一凌晨,谁也不能有任何非议。
但颇让人“嘀笑皆非”甚至“欲罢不能”的是,人们希望高速部门除夕这天能够“额外开恩”让利于民,一些地方也准备提前免费,新疆交通部门可以不免费,也可以不表态,但不应该摆出这个“歪理”,如果这样的逻辑能够成立,其他准备高速提前免费省份反倒成了“歧视没车人”,黑龙江的提前免费更率先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网友的多元化期待确实难以满足,但没人会觉得高速免费让自己的权益受到歧视,正如柴汽油降价不只是有车一族高兴,无车族也从来没有感觉到不公平,新疆的葡萄大又甜,我们从来也没有因为吃不到新疆葡萄就说新疆葡萄“小又酸”。人可以不厚道,但不能“歪有歪理”。(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