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人:为何“民生”蛋糕屡被啃食
2014-05-21 17:10:52 来源:汉网

一笔扶贫款从市到县被侵吞40%,从县到乡又被克扣40%;一张小农机具秧盘的国家补贴2毛5分,农技站就克扣1毛8分,站长还要贪3分;一个售价数百元的骨灰盒,民政干部也要拿15元回扣……

扶贫办、农技推广站、民政局……近年来,腐败现象正向一些人心中的“清水衙门”蔓延,有些部门甚至成了腐败“重灾区”。看似“边角碎料”,但积少成多,这种腐败行为侵害的是民生政策的“红利”和基层群众的利益,危害不可小视。(5月21日  新华网)

民生部门原本是为群众服务,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解决群众困难的,为何对“民生”蛋糕起了“邪念”?导致“民生”蛋糕屡被啃食。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贪污、腐败总是与权力相连的。有权力的地方就有可能伴随着贪污腐败,官员手中的权利过大而责任过小,我们的政府基本上还是属于管理型,而不是服务型的政府,人民只能服从于政府的管束而无法追究政府的责任。

其次,部分腐败分子迷失了信仰,心目没有了共产主义道德防线,一些人的思想行为就失去了准则。

第三,缺乏民主监督。普通老百姓无法对官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官僚衙门的高门大院壁垒森严,完全隔绝了群众和官员的沟通与联系。

第四,缺乏完善有效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目前,我国监督机制不少,由于职责不明确,职权不独立,使其监督效力不高,甚至越权办事,滥用权力或者相互推诿。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严于律已,克勤克俭,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干部的应有品格,时刻保持廉洁的作风,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自醒、自警、自励;坚持扎扎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保持一身正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