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猫猫”市长背后映射了什么?
2014-09-22 12:01:56 来源:汉网
 从8月初至今,洛阳市副市长郭宜品失联已40余天,除证实其失联属实之外,目前,当地仍没有公布更多消息。( 新华网郑州9月21日电)

这是继广州市花都区政协主席王雁威、辽宁省凤城市原市委书记王国强等多名“落跑”官员中又一名“躲猫猫”找不见的官员,而据新闻媒体报道,实际上,郭宜品失联一事,当地官方早已掌握,并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只是一直未予公布。直到警方的一份排查提纲被人在网络上曝光,当地才承认此事属实。看到这里,我们不仅要问:为何前仆后继的有官员成功“躲猫猫”?

依笔者之见,官员频繁“躲猫猫”,其实深切的暴露出对官员日常管理存疏漏。当前,全国各地针对科级干部及普通公务员的日常管理主要体现在签到考勤上,对于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来说,日常管理主要体现在外出报告和请销假制度上,但是在请假是如何批准的、请假之后是否经常联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漏洞,需要不断改进完善。

当前,各地纷纷采取种种方法方式阻止和避免官员“躲猫猫”,比如广东珠海正着手制定预防腐败的法规从源头上防止官员失踪,或是有政协委员提出建立“公职人员名单管理”体系,建议把官员及家属、利益关联人在银行、证券、房地产等行业的信息纳入监督平台。但是总的来说,不管是预防官员“躲猫猫”,还是防止官员外逃,其根本是将公务员法和干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的同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申报等制度,让贪官“插翅难逃”,让“躲猫猫”官员无处藏身。(向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