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蓬莱校车事件”,该做啥?
2014-11-20 15:10:17 来源:汉网

19日上午8时左右,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四村机场连接线附近,一辆货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导致12人死亡,其中11人为儿童,另有3名儿童受轻伤。记者在事发地了解到,涉事面包车为当地一所幼儿园负责人所雇用,属8座面包车,事发时实载15人。涉事货车属运沙车,也涉嫌超载。(11月20日    北京青年报)

每每发生车祸,人们心底总有一种莫名悲悸,事后还是一如从前。看过惨烈的车祸场景,唯一的区别是这起蓬莱车祸事件是11名儿童死亡,活鲜鲜地小生命就这样消失,让人一时不能接受。作为社会人,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尤其是看到这些都是黑校车、货车超载引起时,要知道,这些都是可防可控的,如果不积极的呼吁追究倒查,采取新措施应对,恐怕过后还会一如常态。

据闻,早在2012年9月28日,山东省即表态,“将加大校车配置力度,力争2015年使校车配备基本满足乘车学生的需求”。然而,时至今日,仍然出现了如此惨况,说起这样的“基本满足学生需求”有些夸大其词,在相关制度的不完满下,求大于供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一些差错。譬如,在很多城乡结合处、乡下农村,仍有很多土洋交通工具齐送学生上学的情况,一个电动三马车车厢里,满满做了一大车孩子,稍微有个晃动,就会让孩子们从车上抖落下来,这样的场景怎能不危险?但是,这些交警、运管部门却是鲜有检查,毕竟,很多次行动都是在城市交通繁杂地带执法,正如那些庞大敞亮的正规校车,也会是按照三六九等去配置,连城里的学校都没有机会得到,何况是那些偏居一偶的农村乡下。

治理校车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当地实际,需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配齐运行起来,虽然可能出现一些譬如油费、通行费的亏欠,但这些需要政府给予坚实补贴,如果连这些都不想做,那么校车运行可能会成为一句空话。对于那些目前达不到条件的地方,当地的运管部门应适当调配车辆,譬如,当前很多公交、私人大型公交车运力剩余,只能拉空车等客,这些剩余运力车辆完全可以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起来,重新划定线路,既能解决黑公交盛行问题,又能解决当地交通运力剩余的难题,都是相互双方盈利的事。毕竟,很多学生上下学都是有时间点,只有调配得当,并不是耽误其他运行事宜。

在人们一个劲儿谴责相关制度时,往往都是站在自身立场去想问题,政府部门应该跳出“等靠要”的死圈子,真正开动脑筋,转变思想,譬如在财政自身不足,不能大幅度增添校车时,完全可以发动、鼓励私营校车投入运行,也可以因地制宜去发掘、鼓励那些常年运营在城乡结合部的小公交车辆,对于那些愿意临时性充当校车接送学生的,可以给予一定财政补助,相信这些都可以发挥比那些“等靠要”更大的作用,对杜绝黑公交猖獗也很有帮助。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不会盲目把这些怨气发泄到制度或执法者身上。(文/孙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