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电视问政”成新的形式主义
2015-07-10 16:13:19 来源:汉网

近日,武汉等地的“电视问政”再次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热议,甚至不少群众质疑,只承诺不行动,干打雷,不下雨,是新的形式主义。  

“电视问政”让群众现场提问,追踪问题落实,是把对官员的评判和“打分”权交还群众手中,能消除干部与群众间的隔膜。但需谨防的是,许多“电视问政”后,问题并未迅速解决,而是上演各式敷衍和推脱,让原本抱有极大希望的群众“心灰意冷”。长此以往,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电视问政”自然丧失群众信任,失去存在意义。

“电视问政”是政府拉近干群关系、树立干部形象、创新社会管理、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解决社会管理中群众身边突出问题的有益尝试。还能让政府官员看看自己的工作究竟做得如何,群众是否满意,能真正起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作用,而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但是,在实施问政过程中,有的干部面对百姓提出的问题竟然强词夺理、百般狡辩;有的负责人仅是“点个头”、被动应付下,既无具体时间表,也没具体整改目标和方案;有的领导将“电视问政”当成“秀场”,光说套话、光打官腔、光开“空头支票”,这些“形式主义”作风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的感情和信任,也让群众对“问政”从希冀变成失望,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搞好“电视问政”,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摸索中不断完善落实,引导“电视问政”良性发展。一是要狠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转变工作作风,让各项承诺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要建立台账,设立办结时限、预期效果,进度跟踪,设立激励为主、绩效为辅的考核制度。三是引入社会各方监督机制。办结情况、办理成效定期予以公示并接受广泛监督,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官方微博、微信等各途径公正的、客观的加强正面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动实现“电视问政”的初衷,“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方红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