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关键在问出民生实效
2015-07-12 11:35:15 来源:汉网

“生态文明”是十八大报告中的一个关键词。绿色葱茏、花香鸟语、舒适环境、美好家园……一切都需要政府努力、社会支持、民众参与,天蓝、地绿、水净才能实现。7月10日晚8时,2015武汉“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期中考”第五场,聚焦城乡生态环境如何标本兼治。

电视问政是武汉的一项创新之举,坚持五载,已经成为武汉在全国叫得响的一个政府创新品牌。在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大背景下,武汉的电视问政在不断走向深入,从治庸问责的一个窗口,渐渐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机制,打造了一个公众参与政务监督的互动平台。53名政府部门负责人通过电视、网络直播,现场作答,接受群众评议。这种问政,便于公众掌握内情,便于政府了解群众诉求,也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然而,在“电视问政”看似真刀真枪,充满火药味下也有隐忧。有人担心,时间一长,观众审美疲劳了,干部学会应对技巧了,电视问政还能问出真问题吗?有人疑虑,干部在节目现场斩钉截铁,出了电视考场能不能一条条落实?还有人质疑,为什么非得上电视才能解决,平时干什么去了?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只是台上流汗、台下逍遥,那么电视问政难免成为一场政治秀,火爆背后加剧着“不曝光不干事、一曝光就解决”的路径依赖,老百姓就会越问越生气、越问越失望。记者发现,几次电视问政只是选的案例不同,但问题还是那些问题,这就不足以体现武汉开展治庸问责的根本目的。

问政并不仅仅是曝光问题,而是在于推动问题解决,关键是问政之后还要有下文。视问政,不仅要让他们脑门上冒汗,还要让他们坐不住,一门心思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是一张实实在在的煎饼,他们关心官员的承诺最后是否能得到有效执行、落实。

问政的实效关键在建立相应的常态问责机制。一方面,在问政结束后,要对群众现场提出的问题建立台账,做到责任有人认、问题有人领,并按照责任按照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跟踪督办,整改一件销号一件。另一方面,要对整改措施不落实、解决问题不到位、服务承诺不兑现、干部群众不满意的进行责任追究,为相关责任部门及其人员戴上“紧箍咒”,督促其牢记承诺内容,时时处处对照承诺事项,一项一项办、一步一步干。

“电视问政”是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也已经成为群众监督相关部门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群众利用“电视问政”提出的问题,理应得到足够重视。别让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更别让政府官员的承诺打了水漂,使得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在一次又一次的“问了白问”中逐渐流失。改进党和政府工作,切实维护和继续利用好这一途径,别让“电视问政”沦为秀场,唯有这样,问政才能更上层楼,治庸问责才能不断往前推进。(吴雨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