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挂号APP成为号贩子的“谋利神器”
2015-07-17 16:14:22 来源:汉网

“号贩子的手段在不断翻新,现在都用APP抢号了”。北京儿童医院推出的预约挂号手机软件,本来是为了方便家长给孩子挂号就医,但却成了号贩子的谋财利器。价值14元的专家号被号贩子转手卖到800元,有的难挂科室价格还会更高。7月15日,西城区便衣民警将一个潜伏在儿童医院附近的10人倒号团伙“一锅端”。(《京华时报》7月16日)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医院预约挂号APP的推出,原本满怀方便市民的理想,甚至寄望于对号贩子“毕其功于一役”,未曾想,却事与愿违,挂号APP非但没有让号贩子望而却步,反而被号贩子们用作“抢号利器”。挂号APP的美好理想所遭遇的困窘现实,的确相当尴尬。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意识正在逐渐渗透到医疗服务体系。相比过去而言,患者想挂号,不得不从凌晨就在医院门口守候,而现在只需要打开手机,点击挂号APP,不仅免去了排队的麻烦,还可同时抢到多天、多名专家、多个科室的专家号,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部分患者的需求。

然而不可否认,挂号APP构筑的壁垒竟难以抵挡号贩子的攻击。挂号APP并没有给号贩子的不法行为增加任何困难,反而被其大肆利用,这既破坏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又损害了公众利益。就挂号软件推出以来的效果方面,从北京一些医院的运行情况来看,差强人意。一方面,因大量患者集中抢专家号,导致预约挂号网络平台出现过瘫痪故障;另一方面,号贩子趁虚而入,利用抢号APP囤号高价倒卖,让普通患者网上挂号变得难上加难。

笔者认为面对这种挂号软件“道高一尺”,号贩子手段“魔高一丈”的尴尬局面,主要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寻求解决之道:第一,不法分子有利可谋的根本原因在于医疗资源本身的稀缺,尤其是专家资源的奇货可居,再加上医疗服务价值与其定价之间巨大差距,形成的暴利空间,闻腥而来的“苍蝇”,自然挥之难去。因此,应加大医疗资源的供给力度,尽力弥合医疗资源的供求缺口,同时,更要让挂号定价更多地体现医疗服务的价值。第二,就挂号APP本身来说,要做的并不是出现漏洞后就马上取缔,而是需要医疗部门与网络运营商积极取得联系,寻求技术支持,建立对应软件的“防火墙”,增加软件的安全系数,不给不法分子任何谋利的可乘之机。(新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