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红”现象中低俗之风的任性传播
2016-06-21 09:06:57 来源:汉网

近一段时间来,“网红”现象频频压镜,成为舆论争议的“香饽饽”。网络红人“吃货凤姐”表演吃活虫、活鱼、瓷器、灯泡博人眼球, “社会玺哥”、“中原黄哥”、“中国波哥”靠鼻孔和嘴巴吸香烟挑战极限吸引粉丝。在“互联网+”的网络发展新常态下,“网红”似乎成为部分热衷出名者追捧的对象。

何为“网红”?有人认为,网络红人就是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网红”一词更是入选了《咬文嚼字》杂志发布的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

“网红”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从发展脉络来看,“网红”的发展大致呈现三个阶段:文字时代的网络红人、图文时代的网络红人、宽频时代的网络红人。在“网红”的世界中,既有通过艺术才华一炮走红的,也有凭借搞怪作秀扑捉眼球的,更有意外成名者和借助网络推手来达到目的者。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何种行为来为自己“贴金”,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红”的受众热度侧面反映出年轻一代敢追、敢拼、敢秀的勇气与冲劲。

毋庸置疑,在互联网这个公共平台上,每个人都是主角,而且大家都握有平等的话语权,很多人选择通过做“网红”来推销自己也无可厚非,但是必须警惕“网红”现象中的庸俗、低俗和媚俗之风。一些“网红”分子通过恶意搞怪、夸大事实、嫁接拼凑等方式来炒红自己,还有的通过传播色情、暴力、恐怖等影像来“推销”自己,更有甚者在网络上发布反党反国家言论来刺激舆论“兴奋点”。可以说,“网红”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

“网红”现象中的低俗之风不仅给公众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国家意识形态产生消极影响,而且折射出社会道德体系的“滑坡”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既然公共网络是我们的公共家园,我们就有义务、有责任、有使命去净化网络风气、营造优质环境、倡导文明用网,共同筑牢网络发展防火墙。

面对“网红”中的低俗之风,我们不仅需要科学的舆论引导和给力的道德教育,更要构建公共整治合力机制,一方面,要打好网上网下管控攻坚战,加大对娱乐、刺激、偷窥、臆想等信息数据的审查力度,阻断网络庸俗之风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要打好教育管理合力持久战,“网红”的主角大部分是青年一代的学生,他们在成长期很容易受到腐化思想的侵染,必须坚持“从娃娃抓起”的战略,打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张牌,合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好环境。与此同时,还要强化问责追责力度,对于通过恶意传播色情、诈骗、暴力等手段获得盈利、“唱红”自己的不法分子,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出重拳、动真格,严格按照互联网法规来惩治不法“网红”者,以法治威慑力堵住“网红”中混浊现象的任性传播和肆意扩散。(大漠孤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