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作为”抬头倒逼考核机制“实作为”
2016-07-13 10:59:03 来源:汉网

 
许尽欢
  
  实行“日志式”管理、平时考核结果占年度考核50%以上、工作生活社交均要受监管……过去被视作端着“铁饭碗”的公务员群体,将面临越来越细化的考核制度,身在体制内,但是干多干少不再一个样。(7月12日中国新闻网)

有这样一种官员,若说他没做事,他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若说他做了事,忙了一天却没忙出成果。面对群众,那是客客气气、和颜悦色甚至毕恭毕敬,对于群众的诉求,却是一拖再拖、不了了之。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在这样的官员面前,群众即使怒火中烧,也不好发作。

在反对“四风”的风暴席卷过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大有好转,然而,在少数单位,一种新的“四风”却悄然抬头:虚作为。“虚作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虚实相生”:实事虚做、虚事实做、以虚充实、上实下虚。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让人犹如雾里看花,探不到实处。高度重视等于文山会海、吹拉弹唱,认真落实等于瞎编乱造、欺上瞒下。与“不作为”、“乱作为”相比,“虚作为”显然更具隐蔽性,若不根治,早晚会成为祸害官场的“恶性肿瘤”。

“虚作为”抬头倒逼考核机制“实作为”,笔者认为,只有不断优化干部考核机制、科学考察任用干部,“虚作为”现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要打破旧格局。干部工作干得好不好,不能只看数字是否有“看点”,不能只看材料是否有“亮点”,不能只看干部辈分是否占据“制高点”。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干部工作业绩进行评判,不能让“数字出官”、“材料出官”、“论资排

二是要开辟新思路。干部考核由谁做主?主管部门,单位领导,工作同事,办事群众还是多方结合?干部考核打分是看软资料、硬成果还是软硬结合?干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没有错,但是功夫不能全部下达软件资料上。所以,考核不能停留在足不出户、检阅资料的层次上,更多是要走出去、看一看、瞧一瞧,眼见方为实。

三是要补齐短板。鼓励干部有所作为,不仅要靠“追责”,还要给予一定空间。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提出:“鼓励干事,就要有‘容错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干部摸着石头搞改革、搞项目,难免会走弯路、摔跟头,只要是出于公心,就不应该求全责备,在考核的时候,不能专横武断的搞“一票否决”,让干部想事、干事、成事无后顾之忧,跳出“太平官”的框子。

只有干部考核机制做到了实实在在,干部的工作成绩才不会虚虚实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面深化改革、向全面小康发起总攻的关键时期,只有实实在在,才能走得稳稳当当!(许尽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