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假离婚”沦为婚姻的悲哀
2016-08-23 12:21:30 来源:汉网

为帮助已到学龄的女儿能进入理想学校,李先生按照妻子的提议办理了“假离婚”,谁知离婚后,妻子王女士却变脸不愿复婚。鸡飞蛋打的李先生认为前妻行为属于欺诈,一纸诉状将对方起诉至法院,希望能要回《离婚协议》中分走的两套房产。昌平法院日前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8月22日《北京晨报》)

离婚在中国传统上是被人耻笑的行为,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文化在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下不断“进化”。以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婚姻家庭观也变得越来越“开放”。婚姻本是神圣的,而离婚则是严肃的,但在国内,有时看上去不无黑色幽默。

近年来,媒体经常曝光有些夫妻为买房、为生二胎等各种原因而假离婚,海淀区发生的类似情形,再度吸引了公众关注的目光。众所周知,现在买卖二套房,由于牵扯到要交一大笔税钱和限购限贷政策,所以一些所谓头脑灵光的人就会想出各种招术来应对,“假离婚”就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

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假离婚、假结婚这种手段来钻政策的空隙。“假离婚”只是从其初衷而论,但在法律上却是不折不扣的真离婚。虽然“假离婚”可以规避一些房产限购限贷方面的政策,有可能降低贷款利率、购房税费等,但风险性也同时存在。选择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夫妻双方的感情必须真的很好,若其中一方本来就有那么一点小心思或者真在“假离婚”期间出现感情问题,那结果只会像此新闻中李先生一样鸡飞蛋打、追悔莫及了。

“择校式假离婚”涉嫌弄虚作假,甚至还可能存在一些违规操作。但笔者对这些夫妻并未生出太多的“鄙视”,反倒有几分同情—他们折腾自己、折腾家庭,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上个好点的学校,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吗?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才催生了所谓的“好学校”和“差学校”,进而衍生出了“学区房”一类的怪胎。如果教育公平不能实现,如果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就无法从根本上遏制由此衍生出的种种问题和乱象。

中国式“假离婚”,既折射出当事人的无奈,也暴露出相关制度的缺失,不合理的“对策”往往折射出不合理的“政策”和不公平的现状。杜绝中国式“假离婚”现象,还在于打破资源的垄断或稀缺状态。这一方面是增加资源供给,让人们不至于面对匮乏危机;另一方面,就是在资源分配上,按照公平公正原则加以平衡。前者,一时之间未必能够做到,后者则是对政策公平性的考验。同时在理念上需要加强对婚姻家庭的正确价值观、认同感的宣传和引导,双管齐下才能逐步遏制假离婚之风。(呼延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