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用得少未必就是“学非所用”
2016-12-23 09:45:28 来源:汉网

大学毕业走进社会后,你是否存在“学非所用”现象?21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5%左右,本科生中,理学、农学和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相对较低。(12月21日,人民网)

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确实有些“学非所用”。现实中也确实如此,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很多时候都无法实现“无缝对接”,有的甚至是“驴唇不对马嘴”。诸如学法律的去搞经济,学微机的去当文秘,学会计的去搞管理,等等,这样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比比皆是。

但只从专业知识的运用程度低就以“学非所用”盖棺论定,显得有些片面和武断。在高等学校,学生们除了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接受专家学者的精神洗礼。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远比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更重要。

要做事,先做人。高校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他们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启蒙。这个过程,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是树立良好品德、形成良好人格的过程,是“做人”的过程。只要把这个过程做扎实了,即便在工作中没有涉猎所学的专业知识,但他们可以将学校学习的过程“复制”到工作中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也是学以致用的又一重要体现,没有运用专业知识,何来的“学非所用”?

曾经一度非常热门的话题,老人倒地,到底扶不扶引发人们诸多感慨。其实,对于路人,扶不扶,看似一件小事,但却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质;而对于老人,得到救助后,讹不讹,也彰显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如果在高校时,学生都能接受良好教育,树立好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养成救死扶伤的高雅情操,遇到老人倒地,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搭救;而当他们有一天老了或者遇到意外倒地,在被好心人救助后,脑子里也不会有讹不讹的博弈。

所以,在高等学校,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之外,重要的是掌握做人的道理。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上不要紧,而做人的道理却在一个人的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相随相伴,一直到老,永不褪色。(季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