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难扶,交警脱衣护受伤老人带来的启示
2017-01-12 11:14:14 来源:汉网

北京林萃路一电动车撞人后逃逸,造成一七旬老人头部受创不能动弹。交警付海龙到达现场后,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脱下外套给老人盖上,而自己只穿一件单衣在寒风中蹲守。此举被路人拍下后在网络热传,获得大量网友点赞。(1月12日 《新华网》)

这是一则简单的新闻,像寒冬里的一杯温水,暖人心肺。2007年“南京徐老太事件”轰动一时,被称为“中国扶老人第一案”。此案后,法律与道德的讨论一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见义勇为”遭遇人们质疑。根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87.4%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存在“扶老人”的道德焦虑,扶不扶老人很纠结。此次交警脱衣护受伤老人获赞,给我们启示:公众担心扶老人被讹其实是陷入了法律误区。这也提醒了司法部门,我们的普法工作还需要继续前行。

有人说,交警的那一身制服自带“正义光环”“法律光环”,因此不用担心被老人讹诈。其实不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交警并不享有特权。如果当真遭遇老人讹诈,恰好执法记录仪也没有拍摄到交警出手相助,那交警和普通公众面临的困扰一模一样:如何自证清白?在笔者看来,交警之所以敢扶老人,除了自己的职业使命感之外,更重要的是交警懂法。

我们一直以来都陷入了“自证清白”的法律误区。其实,“扶老人”事件属于民事案件,扶老人者根本不需要自证清白,反而是老人需要证明对方撞了自己,因为民事案件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徐老太事件”中法院要求扶人者彭宇自证清白,是因为彭宇与老人确实发生了意外的碰撞,后来彭宇对赔偿金额产生异议,改口称自己没有撞老人,而是做好事,因此法院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要求彭宇自证清白。真相多年前早已披露,但一些媒体为追求热点煽风点火,把焦点转移到自证清白上,终于让“徐老太事件”成功忽悠了公众。而司法部门没有及时展开普法工作,从而让“扶老人”事件停留在了“道德层面”。此后,“建议在所有路口安装高清摄像头”“建议出台好人法保护扶人者”之类的评论文章层出不穷,最终,弄得公众神经紧张,面对跌倒的老人不敢贡献自己的举手之劳。

扶老人,更要扶人心。媒体不能忙着炒作“扶老人被讹”这个刺激的话题,忽略了舆论对人心的影响。司法部门也要更加重视普法工作,形成“人人懂法、事事用法”的社会氛围。公众心中装了法,扶老人时就多了一分底气。(文/陈永轩)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