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1月22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当日下午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1月23日 澎湃新闻网)
现今,供给侧改革可谓是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谓真知灼见,深谋远虑。他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切实的增强了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第一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后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讨论不断深入,相关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可以说,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主要矛盾已转化为结构性问题。要解决好结构性问题,就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更多地从供给侧发力,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败关系着亿万群众的福祉,需要稳步大力推进。
然而,虽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目前仍有一些地方和干部认识还不到位、适应不太主动、引领基本无为,有的还没有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的思维定势,结果行动上自觉不自觉逆向而行。对此,这部分领导干部就应该多多领会中央精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彻底摒弃消极观念,为全力推动供给侧改革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
可以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攻坚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两者相辅相成,只有经济持续发展,才能推动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只要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奋力进取、努力开拓,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国家定会更富强,人民定加更富裕,“中国梦”也终将实现。(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