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教师课堂“留一手”成招财手
2017-05-30 18:15:38 来源:汉网

从现在起到年底,河北将在全省开展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集中专项治理,并重点查办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以及打击报复不参与有偿补课学生等严重违纪、败坏师德的行为。

课堂留一手,课后露一手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在部分教师身上。一些教师,课堂上故意不把问题讲深、讲透,甚至规定的教学内容也留“尾巴”,不讲完整,让学生听得似懂非懂,待到学生课后补习时,老师大显身手,让学生茅塞顿开,“天天向上”,通过补习学生进步明显。老师的补习班由此名声大噪,“生意”火爆,每逢周末、节假日补习学生“三班倒”,“财源滚滚达三江”。

其实,课堂留一手,补习露一手的现象早也有之。2013年两会上,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有这样一位教师,专业水平并不差,可是上课就是不好好讲,学生向他质疑,他说:我上课给你讲了,你还用去我那里补课吗?”课堂留一手、补习露一手有失教师职业道德,有失教育公平,特别是让困难家庭的孩子陷入尴尬境地。当前,大部分来自农村的优秀学生,随务工父母就读于城市,面对高昂的、天价的补习班,不知所措。不补习,孩子又不太懂,易落后,补习,又会增加巨额的开支。关于严禁教师有偿补课的呼声、规定十年前就满天飞了。2008年9月1日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五条规定:“要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否则严处”。可在职教师办补习班,何以有增无减、越来越具规模呢?根源有二:

其一,家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畸形“成才观”使然。为人父母者,谁都不希望自己子女“输在起跑线”。从优质的胎教开始,孩子还在肚子里,家长们就开始了教育计划、投资,从上托管班开始,每个家庭(不再只是父母)就开始竭尽全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期望接受最优质的教育。这些年,超级中小学、明星学校、国重、省重,成为父母择校的重要指南,大批的学生、家长从四面八方涌入城市,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的生力军,每年的小升初、初升高,高考的场面堪比奥运会;而陈旧的教育体制,总是让“考得好”的学校被奖得钵满盆满,名利双收的同时,有政府部门、教育权威机构的广告效应,给了家长们择校的方向。

其二,巨额的利益驱使。现行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早已从学校走向了社会,成为一种社会经济。比如学区房 可以说只要与超级学校接壤的地方,无论是商铺、饭店,还是交通运输,人人都能够分一杯教育经济的羹。有市场才有买卖,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人才观下,补习班自然应运而生、一拥而上。可以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却不能禁止家长强烈的补课要求,市场需求涛声依旧下,禁令自然沦为了一纸空文。

所以有偿补课已经不能是一个“师德”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大问题。既然是社会问题,就不能仅仅限制教师办班那么简单化的处理,毕竟大部分补习班、培训机构都不是教师办的。所以,与其以禁为堵,不如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对补习班等进行规范管理。首先,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要不折不扣执行下去,而且要加大惩治力度,除了罚款、通报批评等名利上的处罚,还应该像交通违规一样,建立教师资格证计分制,直到吊销教师资格证;其次,社会办班必须“定价”,物价部门联合教育等部门,根据当地消费水平进行“有价”办班,对天价补习班必须“金金计较”,对拒不执行者,吊销办班资格证,甚至列入黑名单。

当然,要防止教师课堂留一手,补习露一手,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提高教师待遇。目前,一提到城市教师收入,很多人都会竖大拇指,原因也在教师有偿补课上。如果没有了补课等收入,教师工资又价值几何呢?总之,教师课堂留一手,补习露一手不是个体的简单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值得相关部门沉下心去研究、求解!(文/于双灵)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