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谣言体”信息何时能够销声匿迹
2017-05-30 18:17:38 来源:汉网

据腾讯公布2016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微信用户已达到8.89亿。微信作为一种现代化社交软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微信的普及,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便捷性,也使得消息传播范围以几何倍数的速度增加。

笔者从2011年开始使用微信,但最近两年,我在微信朋友圈以及各种微信群里会时不时看到类似“市医院发现一弃婴,请转发,让爱心接力”这样文体的消息。现在我几乎每天都会在各种微信群看到“紧急通知”、“不转不是中国人”、“某某两种食物一起吃产生的毒素比砒霜还厉害”等消息,它们往往借助科学外衣,断章取义、偷梁换柱来混淆视听,造成社会恐慌,也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

为了能够肃清网络环境,让虚假消息不再混淆视听,就需要政府、网络运营商以及普通网民共同努力,净化网络环境。

作为政府,要不断提升自身公信力。微信谣言层出不穷折射出的是政府公信力下降。因此,在“低度信任”结构的社会中,治理微信朋友圈谣言的关键在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对公众进行正确而积极的引导。一方面,政府应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可以通过开设“政务微信”等形式及时公开信息,消除公众心理顾虑,从而提高辟谣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在宏观上为谣言治理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并充分发挥监督干预能力,规范媒体行为,逐步实现网络空间法制化,打造和谐微信生态环境。

作为网络运营商,要增强责任意识。运营商在盈利的同时也应担负起遏制微信谣言、净化网络空间的责任,对公众微信平台实行信用评分制度,对优质平台放宽信息推送数量限制,对不良平台进行处罚、封号处理,完善信息筛查技术,通过实时监控、屏蔽关键词等举措,强化“把关人”职责。运营商还可模仿朋友圈广告主推广形式,在朋友圈对传播力度强、影响特别恶劣的谣言进行官方正式辟谣,减轻公众恐慌情绪。

作为普通网民,要提高鉴别能力。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媒介素养,增强理性思维,提高信息辨别能力,进行“自我把关”,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坚定立场,勇于同散布网络谣言、破坏社会和谐的行为做斗争,让谣言止于你我,为净化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信谣言是网络舆情的非正常表达,是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只有通过政府、用户、运营商三位一体,精力合作,才能有效遏制微信谣言,促进新网络社交媒体朝向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前进。(孟祥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