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已去,“陆良八老”执着精神永远值得学习
2017-10-27 16:26:08 来源:汉网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云南陆良县8位男子,从1980年起,31年来种树13.6万亩。他们呕心沥血种下的树木,已经成为一望无际的林海。当地政府正申报省级森林公园。 83岁的王德映从绿映塘村家中出发,赶往约3公里外的花木山林场,看着自己亲手种植的树林葱葱郁郁,他又重提老兄弟王小苗的一句话:“人死了,树还活着。”目前,“陆良八老”中已有两人去世,余者或行动不便,或交流不畅。(搜狐新闻2017年10月24日)

云南陆良县王小苗、王德映、王家寿、王长取、王云方、王开和、王家云、王家德8位普通的农村老人,三十余年来只做了两件事:种树和护林。树正壮,人却老,这正是云南“陆良八老”的真实写照。在因喀斯特地貌的特性,怪石嶙峋土质石漠化严重光秃秃的山体上,8个人16只手从1980年3月着手造林,30年来在荒山上种出了13.6万亩树林。从最初的计工分,到每日1角、2角,再到每日7角的工资,收入寥寥。在这些惊人数字的背后,从荒山到林海的巨大变化面前,是“陆良八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执着和坚守,是他们对种树的专注和信念。

他们的手像树皮那般皴裂,颜色黝黑,骨节发生变形,有的连指甲都剥落了。他们的脚像树根那样开裂,茧子开口,有的连疼痛都没有知觉了。他们的脸被雨雪风霜雕刻,表情憨厚,眼神平和,有的连看人都模糊了。但正是这样8位耄耋老人,将生命奉献给13.6万亩青山,让不同的人群在喧嚣声中肃然起敬。

有人说“陆良八老”是新时代下的“愚公”,笔者也认为正是愚公般的执着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学习坚守信念绿化荒山精神。理想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八老之所以能三十年如一日地辛苦植树、护林,就是因中他们心中有一种朴素的、单纯的信念,那就是让荒山变绿,为子孙后代谋福。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他们不顾极低的报酬,始终坚持着,不达目的不罢休;学习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精神。在这30多年的植树、护林生涯中,八位老人没有打过退堂鼓,始终以苦为乐,无怨无悔,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花木山林场;学习坚忍不拔奋斗不止的精神。八老刚上山植树时,晚上就住在山上,吃的是苞谷面、老酸菜,睡的是烂席子、蓑衣,脚上要么光着,要么穿着皮草鞋,脚上的皮肤硬得连刺都扎不进去。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们这一坚持便是三十年,一奋斗便是一辈子。

愚公移山,看似愚,实则是执着的智慧。一个人做一件事不难,难得的是这辈子都坚持做这件事。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样的愚公精神,所以说“陆良八老”绿化的不仅是一座荒山,更是照亮我们的精神家园,鼓励我们瞄准目标,奋勇前进,坚守如一,就如习总书记所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赵皎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