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 “家长砸机”成为教育的典范
2017-11-07 14:18:21 来源:汉网

高二女生上课玩儿手机被叫家长,母亲“恨铁不成钢”掏出钳子当众将手机夹碎。全解不下,班主任为正清白自拍视频上传家长群,欲被谣传“班主任让家长这样做”。 随后,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该事件并非网传的“班主任让家长这样做”,而是女生婷婷(化名)上课玩手机被叫家长,母亲到校后“恨铁不成钢”,用自带的钳子当着班主任面夹碎了手机。在视频说明中写道:“汉台某高中一学生上课时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叫来家长,让家长当场用钳子把手机夹坏,并拍下视频发至家长群,说是以儆效尤。”(11月6日 华商报)

好一个“以儆效尤”,好一个“恨铁不成钢”,这起手机销毁让人震惊,俨然“杀一儆百”的大会,真真是让围观学生看了既感恐惧又长记性,让看了视频的家长们瞠目结舌。虽说是家长自己的意愿,想砸就砸,可换个角度想,手机毕竟是需要花费的,而且这种砸机的教育方式无形中会起到某种示范作用,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况且这样过激的行为未必对禁止学生上网上能有多大的效果。

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话题映入家长和媒体的眼帘。而网上被爆的关于管制中小学使用手机的新闻也越来越多,“最严校规”“手机禁令”签保证书、发放传统手机等成为了学校限制学生手机上网的“有效途径”。而这一家长也是此类做法。可不得不追问,这又能否根本遏制学生使用上网呢?

事实证明,这样只是徒劳,只能一时控制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而且会导致师生关系剑拔弩张。一方面,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超乎想象,今天禁止了智能手机,明天还会有更高级的产品来替代。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教学需要老师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叫来家长,家长当众砸机,必然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影响教师威信和教育的效果。

众所周知,中小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性格、人格的养成期,更应该给与监督和指引。诚然,我们高估了中小学生的自制力。但倘若家长都这么简单、偏激地处理问题,怎能奢望教出的孩子会理智而宽容呢?家长这种过激行为只能留给孩子遇到此类事件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交给孩子面对多重诱惑时,如何抉择;如何正确的使用新时代的产品为我所用;如何成为手机的“主人”。显然,出于良苦用心“恨铁不成钢”,将学生手机砸毁,这是把行为粗暴与严格管理混为一谈。千万莫让 “家长砸机”成为教育的典范。

到底如何才能防止学生成为手机的“奴隶”呢?对于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同样应该堵疏结合。学校应该召开主题班会,讨论学生在校使用智能手机的利弊,提高学生对正确使用手机的认识,学校可以规定手机使用的场所和时间;家长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孩子,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防止孩子攀比购机;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开关机时间,恰当的使用场所,恰当的交际内容和对象。

生活应当张弛有度,现代化的设备也应被中小学生掌握和使用,但需注意的是必须引导孩子合理、正确地使用。相信在社会各方努力下,此类砸机事件会消失,学生不在成为手机的“奴隶”,而变身为“主人”。期待手持手机,面带微笑的学生、家长和老师。(豆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