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孩子是什么样的?近期一段流传网络的视频刷新了公众认知:一个孩子在椅子上“葛优躺”,嘴里嚼着槟榔,手指夹着香烟,不时抽上一口,熟练地弹着烟灰……画面里小孩一连串“社会范儿”的举动,让一些老烟民都自愧不如:“这烟灰抖得熟练,在下10年烟龄都佩服。”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比“冰花男孩”更悲情的故事。“冰花男孩”起码有疼爱他的家人、关心他的老师。可视频里的男孩呢?接受的尽是些“少儿不宜”的内容。更可怕的是,以他目前的心智,根本无力辨识善恶美丑。虽说“三岁看老”不一定准确,但是在如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得不让人担忧其未来。
震惊归震惊、心痛归心痛,说到底,不论是谁家的孩子,从个体到群体,他们都不仅仅单纯只是涉及一个或几个家庭的未来,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所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就是家庭的监护,也就是父母的监护。然而在这个4岁孩子熟练的抽烟情况来看,至少这个孩子的父母已经在对子女的监护上严重失职,虽说孩子的父母都不在家,现在由爷爷奶奶看管,但是爷爷奶奶也不能放纵不管,这种管教方式,游客梦毁掉孩子的一生,这至少对社会也构成了潜在的隐患,毕竟一个4岁的孩子能熟练的抽烟,与整个社会功序良俗背道而驰,而其爷爷只是因为沉迷于打牌,难道这不是人性之悲哀吗?
作为父母无视其对子女的监护责任,这并不是小事,其实人们应该注意到一个事实,中国是一个普遍独生子女的社会,事实在绝大多数家庭都对孩子的教育极其重视,当然也是履行作为父母的履行监护责任的表现,问题是与此同时,也不缺乏诸如父母打牌或者打工赚钱而忽视甚至放弃对孩子监护教育的社会现象,这种恶劣的情况,带来的结果,带来的社会隐患,其实绝不仅仅只是我们看到的4岁孩子抽烟的现象,更可能对孩子的未来生活带来巨大的不可确定的负面影响。“熊孩子”的故事只是带有不同程度的社会破坏或危害性,其实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父母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犯下的失职或监护不当。
其实杜绝这些不良问题的发生,从根本上就应该找到解决办法,为什么现在频频出现熊孩子事件?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父母为了挣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娇生惯养,其次是因为四岁的孩子模仿能力已经很强了,总是模仿大人。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出好的榜样,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办,办不了要和孩子解释道理。孩子娇惯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决不能妥协,让孩子知道他不是说一不二的,做事是有原则的。关键在家长和身边人的表率作用,一定身体力行。(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