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恺凝)40分钟交谈让患者重燃希望,武汉晚报自4月7日起刊发连续报道《一封来信牵出一位“语言处方”医生》以来,引发全国知名媒体高度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央广网、健康报等媒体转载报道,国家卫计委官方微信、九派等新媒体也相继转发,广大网友纷纷为蔡常春的高尚医德点赞,认为“语言处方”就是心灵处方,交谈过程就是诊疗过程。
“‘语言处方’在抚慰病人的同时,也保护了医生的医疗行为,是重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良方。在我们身边,会开‘语言处方’的医生应该还有很多。”昨天,人民网湖北频道在官方微信首页上,和本报共同发起寻找身边的“语言处方”医生活动,近千名网友参与。人民网微信小编表示,医患之间的信任,是在开具“语言处方”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只有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从而信赖医生,才能与医生一起共同抵御病魔。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就本报报道发表评论,将蔡常春评为当日“最美新闻人”。该栏目微博发出的第一时间,就有300多网友点赞。“央广夜新闻”栏目微博粉丝阿立汗多认为,医患矛盾的重点就在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等,通过化繁为简的方法,站在患者的角度,详细告诉病人医生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疑虑,使双方的沟通更加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