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现今年来第三次见底信号
美股再创新高A股按捺不住?
沪市现今年来第三次见底信号
本报记者张应理
外围市场大涨,美国三大股指创数年来新高,对A股走势产生积极影响。本周在一片看空声中,上证指数砥砺前行重上3000点。周五,上证指数犹豫中又收出一根近50点阳线,使得修复中技术指标趋好。
武汉晚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的A股走势可谓九曲回肠。过去的大半年时光,上证指数9次冲上3000点,前8次都没有太大作为,多数时候表现出冲高无果“一日游”,最高一次也仅摸高至3097点,指数七上八下的,实际上都不具备太大的操作价值。这种小幅震荡走势,在A股过往25年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股民对这次又出现见底信号不得不察。值得一提的是,以沪市为例,前面总共只出现过两次金叉(注:金叉是股市中常用的技术名词,是指MACD向上运行时出现第一个红柱,是个好兆头)。至周五,沪市又见到了类似的见底信号。不过,前两次出现金叉后,都见到比较像样的反弹,并先后创出年内3097点和3069点两个阶段高点是不争的事实。
观察市场可以发现,另一个好兆头是高股息率股率先企稳,说明市场已接近阶段性底部。海通证券分析师指出,高股息率股对于市场节奏有一定指示意义,2014年以来三次阶段性底部,都是高股息率股先企稳。6月24日来高股息率股跑赢市场,分红率高,且业绩稳定的传统板块如家电板块涨幅7.8%,汽车板块涨幅6.9%,电力与公用事业、交运等板块涨幅约6.5%。高股息率股上涨,说明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股市已经具备投资价值。
江岸老股民许先生对记者说:“感觉现在指标不大管用,很多个股都出现金叉,股价就是不涨。”这的确说明目前市场孱弱的一面,别以为见底了就会涨多高。在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任泽平看来,经过年初的主跌浪以后,进入震荡市,而且震荡的区间非常狭窄,指数只有10%的波动空间,赚指数波动的钱非常难。操作上从赚指数的钱转向到赚风格切换的钱是市场新的逻辑。
分析认为,大盘继续向上可适当跟进,若冲高回落当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