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进入白区之后敌人已被先头部队赶跑,红军官兵还是意识到自己到底是走出苏区了,因为看不见“工农政府”的木牌子了,路边也没有招展的红旗了,更没有地方武装的同志站在路边给他们端上一碗热水。
黑暗中的村落荒芜而寂静,红军干部反复对战士们说:进入白区之后要提高战斗警惕,因为即使没有敌人正规部队的阻击,由地主豪绅自发组织的类似民团的反动武装,对待掉队的或是负伤的红军手段也极端残忍。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八日,朱德签发关于“野战军攻占古陂、新田地域的命令”。这是一个内容极其详尽的作战命令,其部署的周密程度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曾再出现过。命令明确了各路部队的进攻出发地以及进攻前必须做的准备,规定红军主力部队发起总攻击的时间为二十日晚。
但是,由于第三军团没有按规定时间到达攻击地域,总攻击的时间拖后至二十一日拂晓。其部署是:中央红军由王母渡、韩坊、金鸡、新田地段突破粤军封锁。第一军团为左路,攻击新田、金鸡,向安西、铁石口方向发展;第三军团为右路,攻击韩坊、古陂,向坪石、大塘埠方向发展;第九军团跟随第一军团前进,掩护左翼安全;第八军团跟随第三军团前进,掩护右翼安全。军委第一、第二两个纵队居中,第五军团担任后卫,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前进。
粤军在与中央苏区交界的防守线上部署了东、西两个战斗群。东线战斗群为粤军第一军余汉谋部。其各部队部署是:第一师,师长李振球,主力位于安西;第二师,师长叶肇,主力位于信丰;第三师,师长张达,主力位于赣县和南康;独立第二旅,旅长陈章,部署在安远。各部队沿纵贯江西西南的桃江,构筑起一道由碉堡组成的阻击阵地,这便是红军大规模军事转移所面对的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
虽然红军与粤军事先达成了那份“粤军撤退二十公里”的协议,虽然在总攻击发起前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都收到了中革军委“如粤军自愿撤退,应勿追击和俘其官兵”的电报,但是,红军与粤军的协议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红军有行动事先告诉粤军”——对于中央红军的大规模军事转移,事先在红军内部都实行了严格的保密,怎么可能“事先告诉粤军”呢?
况且,即使红军方面执行了这个前提,由于政治上的对立,双方达成的协议也不可能向下级部属传达。事后得知,关于协议之事,粤军方面对团一级都采取了保密措施。而这就导致了当战斗发生的时候,粤军防线上的部队多次在上级命令撤退时因为打红了眼而坚决不撤——
长征
王树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