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喉一年多起因竟是“空巢焦虑”
2016-10-16 04:15:00 来源:武汉晚报

本报讯(记者刘璇通讯员邓盛强陈识)喉咙里总像哽着个东西,跑遍了几大科室都没找到原因。大半个月前,困扰谢女士两年的“怪病”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找到病根:女儿上学让她患上了“空巢焦虑”,孩子做作业拖拉让急脾气的她更是如鲠在喉。

38岁的谢女士曾是公司骨干,生完孩子后她就辞职在家,当上了全职妈妈。两年前,她突然感觉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去耳鼻喉科做喉镜,并没有发现异常。她怀疑自己得了食管癌,跑到消化内科做胃镜,也是正常的。担心是心梗的前兆,又去心内科做了能做的所有检查,一直没能找到病因。

前段时间,谢女士换了家医院去看耳鼻喉科,医生怀疑是情绪障碍所致,建议看心理医生,她找到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刘小林教授。仔细问诊刘小林找到“症结”:谢女士有个8岁的女儿妞妞,上小学二年级。和做事风风火火的妈妈不同,妞妞是个慢性子,每次看到女儿做作业拖拖拉拉,谢女士那种喉咙口堵得慌的不适感就会特别明显,等到气消了,症状也会慢慢好转。

仔细一回想,谢女士发现自己得怪病的时间确实与女儿上学时间相仿。她告诉刘小林,妞妞刚上学那会儿,每天担心她在学校里被欺负、跟同学生发生矛盾,跟不上学习进度,总是莫名烦躁,睡到半夜都能急醒。之后就开始喉咙不舒服。“这是典型的因失落造成的‘空巢焦虑’。”刘小林给她开了抗焦虑药。吃了半个月,谢女士发现异物感明显好转。

刘小林告诉记者,“空巢焦虑”以往多发生在大学生父母身上,孩子离家后他们会倍感失落,情绪投射到身体上出现各种“不舒服”。现在随着全职妈妈的增多,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在年轻妈妈身上反而更为突出。

他分析,这些女性放弃工作,全职在家照顾孩子,把自己所有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期许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去上学,她们和孩子就不再是彼此惟一需要,这种突然变化难免导致失落和空虚。对孩子的过高要求和现实的差距往往会加剧这种情绪。

刘小林建议,全职妈妈们必须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母亲与孩子不可能永远亲密无间,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也给自己留一些独立空间。最需要做的是转移注意力,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以此来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