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像一个虚胖的小孩子
2016-10-21 06:09:00 来源:武汉晚报

中国电影的票房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快速增长后,今年的增速呈现出放缓趋势,刚刚过去的“十一”档,票房出现了10年来的首次下滑。昨天开幕的第三届浙江青年电影节上,资深电影人吴思远一针见血指出,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看似繁荣,其实非常不正常,“很多投资人根本不看故事,就看有哪些大牌。最后,最得益的是明星,投资人有风险,对整个产业并没有积极意义。”

见证了香港电影从黄金时代走向低迷的资深电影人吴思远,对于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表现出忧心忡忡。“中国电影快速发展不过是短短十几二十年,今天的中国电影就像一个小孩子突然虚胖,泡沫非常大,我希望中国电影一步一步非常踏实、健康地成长,我们时间还有很长啊。电影是文化,需要人才积累和资本的正常运作。”

吴思远指出,现在的电影市场,钱并不是问题,但是投资人不重视故事,只要大牌,造成一个非常畸形的现象,电影成本不正常的高,演员片酬比例占了一半以上,“一个演员拍一部戏,可能是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有些明星宣传就像皇帝出巡一样,这在我们老一代电影人看来简直很荒诞。”

作为过来人,吴思远提醒说,资本来得快,走得也快。中国电影最大的资本不是钱,而是人,中国有最大的观众人数,这才是所有电影人的本钱。对于拍电影的年轻人来说,要多练习写故事,电影院是最好的老师,要去看观众的反映,看他们什么时候开始玩手机。

曾经被《福布斯》评为2008及2009年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第一名的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的创始管理合作人阎炎,对吴思远的这个观点表示感同身受,“电影票房的增长赶不上电影成本的增加。当一部电影80%的投资都变成演员、导演的费用,这就变成了一个没有办法再投资的行业。”

众电影人为“青年电影”支招

捕捉当下现实题材的生活

这场论坛以“机遇与挑战:青年电影如何面对资本的力量”为主题,探讨随着大量资本涌入电影市场,青年电影人该如何面对汹涌的资本力量?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博纳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于冬表示,现在资本在追逐这个行业,对中国电影来说是机遇。现在的资本市场正在趋于理性,需要更多更专注内容的电影。他对年轻导演的建议是,“应该更多捕捉当下现实题材的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和灵感。要从作品上为自己创造机会,而不是跟随资本甚至倒贴资本。”

好故事可能会变成年轻人的敲门砖

阿里影业的CEO张强表示,中国电影最大的痛点是缺乏人才。市场上求贤若渴,年轻人没有机会。年轻导演,找不到演员,更别说好演员;媒体不给报道,电影院不给排片。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个是让大导演给青年导演做监制,比如陈可辛的《七月与安生》、王家卫的《摆渡人》。另外,《余罪》《太子妃》等网剧的走红也给新导演露头提供了机会。“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一个关注品质的时代,好故事+好制作,就是好电影。大导演大明星非常渴望看到好故事,好故事可能会变成年轻人的敲门砖。”

电影要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曾出品了《南京,南京》《七月与安生》等片的嘉映影业董事长覃宏表示,对中国的新导演来说,“在这个行业,只要有才华、只要努力一定会出来的。”华谊影业CEO叶宁也为青年影人支招:“现在好的产品远远不够。《湄公河行动》就释放出一种强烈的信号,电影一定要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不要跟风,没有突出的类型语言的作品在市场上很难出头。”

《湄公河行动》释放出一种强烈信号,好电影一定要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本报特派记者何娅发自杭州

上一篇:我们三代人33

下一篇:搞定眉毛这件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