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凉:每年婉拒五百台手术
2016-10-22 08:15:00 来源:武汉晚报

本报记者刘璇通讯员吕惠

“金刀奖”堪比中国心外科领域的“奧斯卡”,代表了国内心血管外科的最高水平,每年在全国仅评选出5人。2011年,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副院长、心脏外科专家陶凉教授获此殊荣。在亚心工作了17年,经他手治疗痊愈的患者不计其数,被他拒绝的病人也不在少数。为何要把病人往外推?陶凉说,医生看的是“人”而不仅仅是“病”,当你把病人当人看,才会设身处地为他打算和考虑。

一台手术换来15年精彩人生

“要不是当年陶凉冒险为我做了手术,恐怕我早就不在了。”提起陶凉,湖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院97岁高龄的黄邦和教授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2000年底,黄老频繁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检查发现其心血管病变非常严重,必须做搭桥手术。但由于老人年龄太大且身体很差,多家医院均不敢冒险。当年12月底,病情加重的黄老住进了亚心医院,因长期生病服药,肝脏扩大,心、肺、肾功能以及冠脉血管条件都非常差,不手术有危险,做手术风险极大。

经过陶凉1个多月的精心调整,黄老身体各项指标达到手术要求。2001年1月,由陶凉教授主刀,为黄老心脏搭了四根血管桥。15年过去了,黄老的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陶凉的医生生涯要从1998年算起,在亚心医院的17年,他带领的心外科团队完成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52000余例,手术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年手术量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三。为“镜面心”六种畸形复杂先心患儿成功进手术世界罕见,为心脏外露合并畸形的新生儿进行心脏回纳手术创世界纪录。

“婉拒”手术却感动了患者

每年被陶凉拒绝手术的患者少说也有四五百位。陶凉说,医生的一个决定,有时会直接影响患者后半生的生活质量,把患者当成“人”而不是简单的“病”,就会为他考虑得更多更长远一些。

57岁的尹献国今年6月从大悟来汉看病,医院认为他需要更换心脏瓣膜,并预约了手术排期。他又抱着多问一问的心态找到了陶凉,陶凉详细看了检查结果后,认为他的心脏瓣膜虽然有中度返流,但马上换瓣还为时过早,可以定期复查。详细解释后,尹献国非常激动:“陶主任没给我做成手术,可我非常感谢他!”

“这是为患者着想。”陶凉说,心脏瓣膜有生物和机械两种,机械瓣膜要终生服用抗血栓药物,对身体有长期伤害;生物瓣膜有效期只有8-10年,57岁的年龄就换上,以后可能还要二次更换。相比他现在的症状,提前手术生活质量并不会变得更好。

手术该不该做?何时做最佳?陶凉认为,这要求将患者做为整体考量,比较他术前术后的生存状况有无改善。这要求医生从技术层面回归到服务层面,应以“患者受益最大”为治疗原则。“这个考量的是医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良心。”

【记者印象】

“他的名字叫‘凉’,心却最热,是典型的‘暖男医生’。”言谈之中,同事们对陶凉的敬佩之情自然流露。“陶教授很拼,他总是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少读者打来电话点赞。一间不大的办公室,一张叠放着被子的沙发,陶凉经常会在这里过夜,守护着他的病人。陶凉说,病人与职业的双重压力,让他懂得了责任的意义。

陶凉主任为罕见“镜面心”合并6种复杂畸形的心脏病患儿成功手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