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大千)沪指未能延续周一涨势,高开低走全天维持震荡。分析人士指出,震荡行情是近期主要趋势,通过这种走势来完成筑底。
昨天早盘,沪深两市小幅低开后,持续低位震荡。受题材股回暖的影响,创业板指和深成指曾一度翻红,但无奈权重股跟涨意愿不强,盘前走势依然偏弱。临近上午11时,两市小幅跳水。午后,两市维持低位震荡走势。下午2时过后,两桶油、银行板块护盘,两市强势拉升。截至全天收盘,沪指微涨0.17%,收报2864.37点,成交1702亿元;深成指下跌0.94%,收报9574.19点,成交2577亿元。
板块方面,水务板块涨幅居前,国中水务涨停,江南水务涨逾6%。保险板块走强,中国人寿涨逾3%,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涨逾1%。银行板块走强,北京银行涨逾3%,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涨逾2%。黄金概念股走势疲软,赤峰黄金跌停,西部黄金、山东黄金跌逾6%。钢铁板块走弱,沙钢股份跌逾6%,新钢股份跌逾5%。
国泰君安认为,一些积极的变化值得引起投资者关注,1至2月地产销售、投资、新开工同比均呈明显的加速迹象。同时,基建托底意图明显,需求的复苏需要被重新认知。地产投资、新开工所释放的积极信号正明显超出陷入低增长“预期陷阱”悲观投资者的看法,部分投资者之前的悲观预期将被逐步修正。不过,华泰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市场走出反弹行情,但依然维持在底部箱体中震荡,周一量能有所释放,但尾盘的回落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后续反弹可能仍有波折。
对于反弹能否持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量能能否保持是主要因素。中金公司认为,市场在短期仍将延续“纠结反弹”的格局。建议继续稳守基建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个股,兼顾大消费概念。
事实上,除了周末刘士余的清晰表态外,近日包括欧洲央行降息、欧美股市普涨等因素也为市场营造了较有利的消息面环境。而在多重政策因素利好之下,部分资金也有了重新加仓的动力。部分私募人士透露,部分此前保持低仓位运行的私募基金,就在3月14日选择了加仓。
九鼎德盛指出,近期股指上涨,量能依然并无大的变化,市场指数的博弈将加大个股机会与风险的共振。后市能否实现真正转折,建议关注三个层面:一是沪指高点近期能否突破,二是市场量能能否保持配合,三是关键技术指标中的指标股动向。周一的普涨与消息面相关,而市场一旦平静或重新理性看待,市场量能将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沪指近期高点无法攻破,预计个股的风险与机会将体现为分化行情,而投资者不能通过对消息面刺激的过度解读来进行肯定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