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是院长又是医生还是护工
2016-05-02 07:01:00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董晓勋

“强儿,我这儿不舒服。”一位老人叫喊声刚落,身着大白褂、看上去很瘦弱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向老人。“这就是我们院长蒋建强”。昨日,记者在位于硚口长丰街长天路的正康社区养老院里,护工张炎娥说,这里的老人大多叫他“强儿”,因为他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这些老人。

每天为九旬老人康复按摩

现年49岁的蒋建强,1984年考入原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驻汉空军某部医院。先后任医生、所长、院长、师卫生中心主任(副团)。

在养老院里,蒋建强既是院长、医生,又是护工。该院102名老人,除14名老人能自理外,其他老人都需在护工帮助下完成吃、喝、拉、睡。为助其康复,蒋建强每天得按照老人病情轻重分别为其做康复按摩。

“蒋院长因为是名医生,他每天除了早上要做一次查房,了解身体状况外,大多时候与我们护工没有什么区别,一样要帮老人擦洗身子、倒马桶、喂饭、喂药……”他还为一些中风、身体康复的老人按摩。曾在多家养老院做了十多年的老护工黄喜华说,像这样的院长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说到这,黄喜华指着年约九旬的老婆婆说,她叫曾素华,今年90岁了,去年进院时,是家人抬着进来的,经过蒋院长天天为其按摩,现在她不仅能行走,而且还能自理了。

2006年蒋建强转业,为不增加地方政府负担,他选择自主择业。回地方后,他凭借自己所学,开办个人诊所。

2013年底,当战友闵坦找到蒋建强说自己想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并想请他做院长时,蒋建强没谈薪酬,就关了自己开了7年的诊所,来到正在装修的正康社区养老院。“当时选择放弃自己的事业,就是想能有机会为更多的老人服务。”话语不多的蒋建强说完这句话,眼睛有些湿润。

他说:“其实像我这样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的不在少数,他们能将父母送到养老院也是无奈之举。我们做养老服务的人,只有把这些老人当自己父母一样对待,老人才会在这里开开心心,安度晚年,子女也可以放心、安心工作。”

据了解,经过蒋建强按摩,已有50多名老人恢复行走能力,老人四肢功能都得到有效改善。

护工不做的他都去做

蒋建强看上去虽然弱不禁风,但其行事风格还是保留着军人作风。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在我们养老院里,只要老人需要,他什么都愿意为老人做,有时我们护工都不愿意做的他都会去做。”曾在三家养老院做了近20年的护工张炎娥说,特别是有的老人便秘需要用手掏和帮长期卧床的老人擦洗身子这样的事,很多护工嫌脏不愿意时,蒋院长大都亲自上。

昨日,84岁的肖定奎的女儿说:“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爸爸所说的是真的。”肖定奎送来时,因年迈多病四肢功能迟钝,如今,却能下地走路。同时,因患有严重心脏病,连拉大便都不能用力过猛。去年8月的一个星期六,肖定奎的女儿刚走进她爸爸的房间,只见蒋建强身着大白褂侧身正在用手为她爸爸掏大便,看到眼前这一幕,“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她说,爸爸操劳一生,而我们子女都因工作无法照料,现在看来交给蒋院长让我们做儿女的很放心。

对于他所做的一切,蒋建强说:“在部队时,我们死都不怕,还怕这些吗?”据了解,蒋建强曾在1998年抗洪期间,除完成医疗救护任务外,还同官兵一起扛沙包,战斗在抗洪一线,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

老人身体到家庭他能“一口清”

走进正康社区养老院,如果不是进门看到单位名称,还以为是到了一家医院。床上是统一的被单、被套,而且所有设备同医院病房一样,有呼叫器、氧气导管。这些仅是硬件,而在档案室里,每个老人的身体情况,每天都有记录,其老人档案除身体外,还有家庭子女情况。

“只有了解每个老人曾得过什么病,现在患有什么病,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等等,才好‘对症下药’,更好地防范。”蒋建强说,了解老人子女情况,可以将老人在养老院各方面表现与之沟通。

在采访中,记者随便问一个老人,蒋建强都能“一口清”说出老人的年龄、住址、曾做什么工作、喜欢吃什么、有什么病、有几个孩子,孩子们做什么等等。对这一点,蒋建强笑答:“对所管理人员‘一口清’,在部队是每名主官必须做到的。”

蒋建强为老人按摩记者董晓勋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