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光谷“90后”创业者夏军在朋友圈宣布,他创办的“爱狗团”已经“不在好多天了”。结束这一次创业过程,他表示:“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对不住。”但他也说:“别安慰我了,从头再来没啥的。”
去年,夏军的“爱狗团”遭遇过一次危机,由于投资人撤资,他获得了一场如过山车般的“从估值过千万到一无所有”的创业体验。
一年来,夏军努力为自己的公司争取“活下去的机会”,盈利、亏损、再盈利,虽然最后仍然结束了公司,但令他对创业的感受前所未有的深刻。出生于1994年的夏军说,创业归根到底是做生意,遇到逾越不了的难题并不能靠盲目的坚持。
“失败并不可怕,大不了从头再来,怕的是你没有尽力,怕的是你一蹶不振,怕的是你不干了就真的不敢再创业了!”夏军的未来仍然有无限可能。
同样是“90后”创业者的付小龙,给夏军的微信点了赞。付小龙这个曾获得“2014年度青桐创业十杰”称号的大学生创业“明星”,如今仍然努力走在创业路上。付小龙的“恋爱记”,同样也经历了一番广受关注、发展迅猛、投资环境遇冷、重新定位、确保生存再出发的创业坎坷。
目前,公司的主打产品,已经从私密的二人恋爱空间,发展至分享情感问题的社区,又增加了线上浪漫商城,为情侣提供鲜花速递、小商品定制等服务。同时,“恋爱记”维持运营,付小龙又开始做一个新的产品“有豆包”,为APP和微信公众号提供模块化的变现服务。
这就是创新创业的真实状态,没有一帆风顺,只有创业维艰。“创业老兵”晏文临在过去25年间,8次创业,7次失败,经历过事业巅峰,也体验过人生低谷。2013年回到武汉继续创业的晏文临,又领头创立了“武汉创客空间”,建了第一个全国创客空间群,成为全国创客联盟秘书长,“创新创业,不就是在一次次折腾中出现的?”
今年年中,一对武汉创客夫妻160天的创业经历刷爆朋友圈。袁忠何和姚柳青最终放弃“跑路演、推产品、找融资”的创业路径,而是回归初心,做一个投身智能硬件领域的创客,同时通过售卖产品,实现小本盈利。虽然失落,但他们仍然不后悔当年离职创业的决定。
在光谷,“从头再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创业—失败—再创业”、“创业—成功—再创业”的真实写照,甚至日益成为一种文化和潮流。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告诉我们,光谷创业者们成熟的“归零心态”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不仅让失败不可怕,更让成功有路径。
“斑马快跑”正在全国掀起新能源汽车运营的斑马旋风,CEO李佳就是个连续创业者,“人生黑匣子”、“餐急送”,他曾经做过不少创业尝试。
杨永智成功创办百纳信息,让海豚浏览器“游出”海外。海豚被畅游收购后,他又开始新的创业,涉足区块链技术和相互式保险。
“让创业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创新变成一种人生追求”,东湖高新区坚持并持续营造的文化氛围,让创新创业在这里如鱼得水。“对创新创业者发自内心的赞赏和支持,是装不出来的。”东湖高新区科创局负责人说,如果不能包容相当数量的失败,真正的创新也就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