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小康湖南”从新型城镇化开始
2014-05-14 18:09:21 来源:汉网
近日,《湖南日报》“热点话题谈心录”就湖南新型城镇化刊发文章。文章指出,近年来湖南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了47.96%,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仍将是湖南未来的重要任务。那么,湖南将如何推进“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呢?文章概括地说道,就是要做好“搭”、“统”、“宜”、“特”四字文章。

对于新型城镇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主要就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曾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具体到湖南来看,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进一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很容易就能在促使城市轨道交通、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的同时带动多个相关产业发展。推而广之,新型城镇化甚至已成湖南实施“四化两型”总战略的重要引擎,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全面小康、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

其实,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自2008年湖南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以来,湖南全省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镇人居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全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3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7.96%就是一个例证。

就以“热点话题谈心录”里注重改善民生内容来说,湖南就可圈可点。这是因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就不能简单地让农民“洗脚进城”,而要让其真正融入城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湖南在让新市民“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方面下苦功,把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已经赢得一致点赞。

再来看生态保护,其对于新型城镇化来说更是关键。因为城镇化不是摊大饼,不能为了追求建筑高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若是生态恶化,即便收入再多楼房再高也是白搭,更不会有“热点话题谈心录”中能“记得住的乡愁”。对于此湖南多次强调城镇化要保护生态环境,要球“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已经走出了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新路子。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湖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比较而言,湖南城镇化水平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城镇发展质量不高、城市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不够等等,也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热点话题谈心录”中,湖南对此没有否认,更没有推诿,而是直面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当然也就给了三湘民众无穷的前进动力。

毋庸置疑,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紧系民生,其对于实现“小康湖南”而言意义不言而喻。如今在湖南全面改革起步之年,我们更要牢牢把握住历史机遇,按照“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新部署,推动城镇化发展模式由速度型向速度、质量与效益并重型转变,将三湘大地建设成为桃花源“田园式”的理想家园,让更多的三湘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