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职人员招考频遭质疑。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3日,全国被举报的人事违规考录事件共51起。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这些事件有四成多被指牵涉官员近亲。在后续调查处理阶段,近60%的事件在曝光后,没有得到解决,相关部门大多认为“并没有违反相关规定”。(7月17日 中国网)
又到一年事业招录火爆季,各级事业单位的门槛岗位计划开始出台,经历了许多次事业单位招聘风波以后,实难猜测,今年又会发生些什么。中国青年报梳理了近几年的违规招录事件,让人惊讶的是其中四成多皆涉领导近亲属。这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一些萝卜招聘、对号入座还能少么?曾闻,安徽省合肥烟草局一边转退老员工,一边调入领导亲属。该局人力资源科长对记者说:“领导说安排工作,这不是正常的吗?”言下之意,事业招聘,领导说了算,周星驰,。、‘; /招谁不招谁很正常。权本位思想不除,估计奉行领导旨意、照顾领导亲属的“量身定做”依然潜行。
2014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国务院令第652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也明确指出:负有事业单位聘用、考核、奖励、处分、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的人员履行职责,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情形应当回避。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符合条件的社会意向者实施招聘计划,这无可挑剔。但怕就怕其中掺杂有太多的“注水”。国人自古以来讲求“子承父业”占了大多数,尤其是在当官、做生意的居多,其他行业的不均等,或者不能凸显人们平等地位,多拉少出的现象,影响着人们的择业观,领导干部的先天优势,造就了其亲属子女的近水楼台,诸不知,这些千方百计的算计,正在破坏着“逢进必考”的公平,在多年之后,导致更加严重的用人不公。
关于事业单位招聘制度,在既定程序上看似已经很完善,找不出太大或明显的毛病,让很多平民子弟欢呼雀跃之时,也同样向着领导干部的亲属们敞开着。曾记得,去年山西纪委查实的因违反规定参加由私营企业老板支付费用的奢靡娱乐活动,山西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文晓平等6名领导干部被分别给予撤职、免职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013年8月7日18点多,文晓平与太原市晋源区检察院检察长常向东、太原市晋源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李书民、太原市晋源区农委主任范永生、太原市晋源区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翟俊宏及该局副局长张晋宏等分别乘坐或驾驶单位公车或私家车,到某私企内部食堂聚餐。餐后,文晓平一行又分别乘坐两辆公务车于当日20点15分到某商务娱乐会所唱歌娱乐。其间“歌厅小姐”陪唱。如果没有有心人的反映举报,这起权力之间的吃请就不可能被曝光。查违法贪污的跟管人事的携手吃喝,如果其中没有利益关联,这些人仅凭着一些小小的吃喝娱乐,怎能被统统调离岗位。在这些权力宴请的背后,更透露了深层次的交换,一是权力的互通有无、互相照拂便利性;二是利益集团之间的“一把手”随意决定性,正如合肥烟草局人事科长的认识,领导安排岗位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显然,领导的权力意志早已凌驾于应有的程序之上。这样的规则怎能体现制度的公正?
越到基层,越地域化,越容易形成裙带关系。基层涉及的基数大、招聘面广,再加上基层的制度观念、法制观念弱,“当地都是熟人,谁也不能得罪”,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彭剑锋认为。在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很多地方的集体议事制度形同虚设,即使是班子成员,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很难敢于或勇于同一把手较真碰硬。这种浅软现象,也在一定程度助涨了一把手们的权力嚣张。解决此类问题,不应总从招考制度上做苦功,更应该从监督权力运行上做好细节查访,严格与制度之外,权力之内,遍听意见于群众之中,既有震慑,又现亲和,加上已设的招录制度,那种固有的“近亲常态”自会逐渐消失。(文/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