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衙门“升堂”难 “惊堂木”无人敲
2014-08-06 16:14:48 来源:汉网
常有斌说,基层法官待遇低、压力大、责任重。“全县法院每年办案都在5000件以上,今年上半年就有4000多件。”以宽甸县法院为例,每名一线法官年办案近200例。于洪区法院普通法官一个月收入也是2000多元。(《 人民日报 》8月6日电)

法官被称为“行走在刀尖上的舞者”,在其受理的案件中,利益纠纷上百万的不在少数,这与法官微薄的收入形成强烈的反差,稍有不慎,有的“舞者”的思想就会脱离法律“轨道”,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重压之下无勇夫”,庄严的“惊堂木”无人接手,彰显公平正义的“守门员”无人愿当,基层法院正逐步沦为“冷宫”,无人来主持“升堂”。

司法审判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进步使司法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对司法人员的要求也急剧提高。同时,随着各种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案件难度不断增加,而有关的法律规定相对空白或不够完善,造成办案的难点、盲点,法官在断案中不断经历着挑战,“行走在刀尖上”干着高风险的工作,免不了对低收入“吐槽”。
正如某法院院长所言:“一个大学生、研究生,通过了司法资格考试,过五关斩六将,来到基层法院,一个月工资才2000多元,没职务、没级别、没待遇。”的确,作为社会人,何况是自诩为社会精英的法官们,很难仅凭着一腔热血,不顾柴米油盐的压力,去干风花雪月的审判工作,长此以往,恐怕法官可能就要沦为一个个“剩斗士”了。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光靠“讲奉献,讲牺牲”的理想主义口号恐怕难以解决“冷衙门”无人主持“升堂”的顽疾。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是否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给与适当的奖励措施,提高艰苦岗位的物质与政治待遇,以调动基层法官积极性。同时,增强上下级法院法官的交流,能上能下,能留能走,一方面下基层锻炼不仅能增强业务能力,磨练其品格和意志,同时也能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不足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另一方面,大浪淘沙,完善法官的选任制度,用事业留人。

 “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要以待遇留人为核心,让“惊堂木”争先恐后被敲响,为“冷衙门”注入新活力,让基层衙门重新热起来。(西湖晓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