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出现“拼爹”怪相,谁之责
2014-12-17 10:17:44 来源:汉网

“幼儿园孩子拼爹,嫌家长没车接自己放学”,看到近日网上热传的此消息,连日来,不少西安市民反映了小学、幼儿园中存在的各种版本的“拼爹”或“被拼爹”:父亲的车不是豪车被歧视,幼儿园作业拼爹娘,老师掌握家长的职务。

“拼爹” ,一个当今社会流行词,指的是“比拼老爹”。比拼各自老爹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往往认为有个好脑子,不如有个好脑子。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拼爹”一词被火热话,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学校的小学生都开始了有意识无意识的“拼爹”。“拼爹”的低龄化让我们不禁担忧,小小年纪就有这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长大后怎还了得?
对于发生在校园里的这一怪相,谁该为此负责呢?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你往上画什么,它就有什么。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为孩子小小年纪就出现“拼爹”思想进行反思和负责。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甚至是终身老师,直接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孩子最亲近和最信任的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小孩子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之际,对于许多事情都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比如有的时候家长在闲谈时的一句“某某家住进了大别墅,某某家换了一辆宝马车”等等的无心话语以及流露出的羡慕之情会在无意中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当孩子出现价值观有偏差的时候,家长应该及时反思自己的平时的教育。

而在校园里,个别老师的“势利眼”“对人下菜”让孩子陷入了“被拼爹”境地,更会给孩子产生错误的导向,而且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调皮的孩子因为有个好爹深受老师的喜爱,成绩优异的孩子因为没有好爹而遭到脸色。如此,会让有好爹的孩子更加的跋扈,而让没有好爹的孩子陷入自卑,对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显然没有好处。况且这样还会造成教育的不平等。对于老师来说,首先应该教孩子们如何做人,其次才是传道授业。如果老师作为一个育人者,连自己都无法做到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不同背景的孩子,那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孩子呢?

对于小孩子们小小年纪的“拼爹”,家长和老师首先要自己率先垂范,树立起榜样,其次要注重孩子精神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这种“拼爹”的危险的思想被扼杀在摇篮之中。(甘世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