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保送生名额沦为官员子女唐僧肉
2015-05-14 15:02:17 来源:汉网

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在多少人眼中有着莫大的光环,但在一些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心中,也不乏百感交集的叹息。尽管教育部要求收紧“保送生”推荐名额,但全国“保送生”的总量仍然比较大。记者在多个省市调查发现,由于存在自我裁量甚至暗箱操作空间,加上相关信息透明度低,以及高校面试存在“走过场”等原因,一些特殊群体将“保送生”渠道异化成为子女升学“捷径”,南方一所高校相关领导向记者透露,该校梳理总结10年“保送生”情况时发现,绝大多数“保送生”为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子女。( 人民网 5月14日)

“保送生”制度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为国家选拔输送了大量人才,为优秀的学生提供面试入读重点大学的机会。这样的制度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唐增肉”,一些领导确投机倒把,利用手中权力让自己子女抢占保送生名额,这不仅损害来之不易的教育公平,更是官员特权在作祟。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虽网上恶搞的一句话,但也有一点道理。一位高校招生办负责人说,有时明知这些“保送生”就是官宦子弟,资质平平,根本考不上重点院校,但是有人多次打招呼,并称以保送名额换科研经费投入,结果高校只好“放水”。试想如果不是官宦子弟学校怎么会“放水”。官员子女的特权优势暗示的是政治原生态的不乐观现状,其中暴露的问题发人深醒。

教育公平是最为基础的社会公平。高考直接关系到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甚至决定着以后人生之路的走向。此前,官员子女成为“贫困生”进入高招贫困专项计划闹得沸沸扬扬,损害了很多人对社会公平的信心。如今,特招生大部分是官员子女的现象,需要有关部门重视。一直以来,公众对“官二代”的关注度只增不减,有关官员子女的报道一出就会立马引起围观和注视,可见公众对社会公平和权力约束的期许之心呼之欲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民众的习惯性“偏见”,未尝不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和问题的控诉。

只有加强监管,堵塞漏洞,严惩相关人员,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应该细化招录条件,构建起教育、公安等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审查机制,严防种种猫腻,推动招生各个环节成为“阳光工程”,才能真正让更多优秀的学生享受到制度的红利,社会也才会更加公平。(夏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