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官场饭局成为权力沦陷的鸿门宴
2015-05-14 15:03:38 来源:汉网

5月11日,钱江晚报报道称,杭州纪委为了管住官员的嘴巴,制定了“全体公职人员不准参加 20类饭局”的规定,要求党员干部赴饭局必须做好“三问”——问清“谁买单”、“和谁吃”、“在哪吃”。

官员的“吃喝”问题一直饱受关注与诟病,不管是否公款吃喝,还是私人宴请,只要在高档消费场所有公务人员出入被曝光,那么一定是一场舆论风暴等着当事人了。但是,在如此高压势态下,官员吃喝之风为何仍是屡禁不止,频频爆出,其根源还是在于这深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的饭局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饭局文化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秋时代的齐相晏子,在饭局上“二桃杀三士”,蔺相如渑池会上屈秦王,开赵国数十年之太平。宋太祖赵匡胤在饭局中谈笑间 “杯酒释兵权”, “鸿门宴”、“青梅煮酒论英雄”、“火烧庆功楼”这些历史上著名饭局更是耳熟能详、人尽皆知,充分体现了中国饭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刻内涵。饭局不在于吃饭,而在于排场,排场越大越证明宴请方对客人的重视,而被宴请者当然能够从宴请地点的档次、宴席桌上的菜品上感受到宴请方的“诚意”,从而迅速拉近距离。饭局是有“等级”的讲究的,越是高档的饭局,能够有资格入席的人越是有“份量”,饭局上还得讲究尊卑,最明显的表现在席位的安排,“上座”、“陪坐”、“下座”都有学问,须得客人自行斟酌,各自对号入座。可见,现代的饭局文化,就是实质上变异的阶层文化、官僚文化。

自中央铁腕强力反四风以来,大吃大喝确实有所减少,但是并没有彻底的被消灭,而是耍起了花枪,搞起了“游击战”。最常见的就是提升自家单位食堂的“规格”:装修、请高级大厨。还有的手段更加隐蔽:以私人聚会的名义来消费,这种说法表面上听起来冠冕堂皇,实质上确是经不得细推:是现在流行的AA制?还是有人请客?如果AA制,那么我们得问问:为什么要聚会?和谁聚会?在哪里聚会?如果是有人买单请客,除了前面的三问,我们更得多问一句:谁买单?

实质上官员们出来赶赴饭局,就是出来谈事情,拉交情,这是中国的社会文化,官场文化,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这种文化可以说一种糟粕、陋习,而这种陋习的存在在今天的社会是很没有必要的,谈事情,为何要在酒桌上谈?在办公室里不能么?攀交情,为何要攀?君子之交淡如水,公事公办不可以么?所以谈到这里,要消灭这大吃大喝的不正之风,追根溯源还得回到如何把官员的权力纳入到制度的轨道中,压缩官员权力寻租的操作空间这一论题。

消灭这官场饭局歪风,还得从制度建设、党风建设两方面入手,李克强总理为制度建设开出的三张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厘清了以往一些政府与企业的模糊界限,从外部压缩了腐败空间,真正的将权利关到了制度的笼子里,而“两个责任”的提出,不仅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格局,更是从内部正源清流,构建廉洁新常态,彻底地管住官员的嘴,管好官员的权。(程紫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