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身份应如何证明,说法谁来给?
2015-08-24 14:33:25 来源:汉网

云南昭通市盐津县普洱派出所民警张钦讲了这么个故事:7月17日,一名女子来派出所,要他开一份无犯罪前科的证明。张钦问,开这证明干什么?女子说,买房要用。张钦乐了,说:“我当了两年的户籍民警,这是我第一次遇到买房要开无罪证明的。”那女子也抱怨,说腿都跑断了。(8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近段时间,网上连续曝出许多奇葩证明的被出具。8月14日,内江一网友在网上晒出一张户籍证明和一段文字,称内江网友遭遇银行要开具:我妈是我妈,我儿是我儿的奇葩证明!芜湖一女子到某监狱会见在押丈夫,监狱方面对于两人的结婚证不予认可,非要公安部门出具“我老公是我老公”证明等等。在我们为这些“稀奇证明”被要求出具感到可笑的同时,不得不感叹老百姓办事的曲折与艰难。一件简单的事情,偏偏要出具一个滑稽的证明才能办成,这些“滑稽证明”的意义是什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可能只有有关部门的办事人员最为清楚。而这种办事方法的对错不禁让人质疑,如果是一张简单的纸质证明就能解决的问题,难道就没有可以代替这种证明的办法吗?还是中间掺杂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用一些奇葩的要求来刁难办事人,或是从中得到一些利益,这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又会有谁知晓呢?

政府部门提倡各部门简化办事手续,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而为了一些“奇葩证明”几乎跑断腿的人也大有存在。一位女士为将户口从昆明迁至成都,花了8个月时间办理未婚证明。这充分证明了一纸证明给一些相关部门带来了何等的权力与利益,让人们辛酸的是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办事效率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更为一些唯利是图的人以可乘之机。一些工作人员带有情绪工作,推卸责任,出现严重的办事拖,办事慢等懈怠工作状态。为了要求出具一级一级之间无理由的奇葩纸质证明,你推我挡,相互推诿,办理过程层层受阻,对他们来说,可能相互之间一个电话就可以沟通了解的信息,非要推诿于办事人来回跑多次,可结果被每次“踢皮球”,有甚者从中各个环节苛卡百姓,以至于百姓脑海中办事难的印象已根深蒂固,就像一个毒刺,难以拔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其实有些事情并不是不能办,而是看怎么办。相关部门的领导应该离开自己宝贵的椅子下来看一看,自己的员工每天都是怎样为百姓服务,本系统的管理思维及管理方式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对工作人员要加强教育,把办事者当成自己的家人,加强信息沟通,耐心细致服务;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已经是网络数字化时代,要大力推进数字化信息建设,减少开具各种纸质证明,争取让百姓办事少跑路,彻底摘掉“事难办”的帽子。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不要落到一张纸上。(文/蔡静)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