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某为索回网络购买游戏装备被骗的钱,便通过“百度”搜索页面中查到的退款信息和客服电话,谁成想却掉进了更大的陷阱,被骗12万余元。11月6日记者获悉,金昌市金川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通过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以帮助网络买家办理退款为名实施诈骗的赵某等人提起公诉。(据11月9日《中国日报》)
通过这起案例,既让我们看到当事人安全防范意识欠缺的问题,也暴露出电信诈骗令人防不胜防的现象。近些年来,诸如此类的电信诈骗案例一直呈高发态势,尽管各地公安机关重拳出击严惩不法分子,但是,在巨大经济利益诱惑面前,仍有不少非法者采取各种花招来骗取公众钱财,直接导致不少公众遭受巨大损失。
事实上,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当中,我们欣慰地看到,各地政府以及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并充分利用走村入户、新兴媒介等各种手段和形式,常态化向公众发布温情预警。特别是针对电信诈骗类案例高发、侦办难度大等特点,不少地区的公安部门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
比如说,针对“重金求子”、“购车补贴”等种种案例,广大公安民警来到百姓当中,耐心细致地为群众“解剖”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公众的防范意识。可即便如此,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或是心存侥幸,或是麻痹大意,面对不法分子的“花方巧语”,不经意间陷入上当受骗的陷阱当中,不仅被骗走大笔钱财,也让自己的身心遭受了沉重打击。
如今,面对男子为追回买游戏装备被骗的260元钱,却一步步陷入更深的诈骗陷阱,以致于遭受了12万元的损失……针对这起现实案例,既提醒广大公众一定要擦亮慧眼。同时,也希望各级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在工作当中多一些主动作为、多一些创新之举,从而通过更加细致扎实的工作,为人民群众夯实安全防护网……(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