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红包沦为腐蚀官员的“诱饵”
2016-02-14 09:01:17 来源:汉网

据广东省纪委通报,2013年以来,查处的省管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涉及收送“红包”礼金的占37.7%。2015年,广东全省查处违规收受“红包”礼金558人,涉及金额2258.1万元。(2015年2月12日新华网)

红包本是民间人情往来的一种形式,它承载着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亲情,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正常的红包收发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人假红包之名,行行贿受贿之实,特别是近年来,极具隐蔽性的电子红包盛行,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红包的隐蔽性拉拢腐蚀领导干部,动辄就是上千、上万,躲过监管,使公权力轻易得到变现,给预防节日腐败带来了新课题。

红包之所以沦为腐蚀官员的“诱饵”,一方面由于极少数领导干部利用手中之权,大搞权力寻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讲党性,不讲原则,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另一方面,一些心术不正之徒,无视法纪,办事不按“套路”走正道,在诸如招标采购、职务升迁、子女工作等涉及个人利益事项上千方百计寻求捷径,为求一己之私,损害人民的利益,但慑于法纪之威,不敢公然送钱,便以红包形式,暗渡陈仓,以达自己目的。

如何才能不使红包“变味”?笔者认为,一是要给权力戴上紧箍咒,限定权力界限,应该由市场管理的坚决推向市场,应该下放审批权限的将审批权限下放到基层,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制度,纪检监察等部门加大对违规收受红包案件的查处力度。二是要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关上“后门”走“前门”,让老百姓不送红包也能顺利地办成事。三是要堵住制度的漏洞,让那些想为送红包者违规办事的官员无从下手,使打红包歪主意的人打消送红包的念头。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为红包正名,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羊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