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爱心还能被消费多久?
2016-04-26 08:49:31 来源:汉网

前两天,笔者的朋友圈被一则“寻子启示”刷屏了。打开链接,是一位女士手拿寻子启示神情悲戚的照片。使人为之动容,纷纷转载扩散。然而事情很快发生反转——原来是表演系女生在体验生活,后来虽被证实:“寻子”是假,寻子启示的内容却是真。可这种行为仍然激起了网友的愤怒情绪。

从这些年各式各样的“炸捐门”到天津爆炸事件中微博上假冒死者女儿骗取网友善心的少女。一次次犹如“反转剧”的剧情持续刺痛着国人的神经。

“人之初,性本善”。中国传统的仁义道德教育让我们总是乐于对困难者慷慨解囊、助人为乐。可爱心虽不求回报,却禁不起欺骗的伤害。近年来网络上有太多的“炒作”“消费善心”的无耻行径像“狼来了”一样,冷了人们的热心,难免让国人对各种社交媒体中寻求救助的行为的看法,从早先的“假”也是“真”,到如今的“真”也是“假”。令人痛心。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则新闻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河南患癌女子拒收捐款,市民排队去其面馆吃面。在这个事件中,“吃爱心面”的倡议也同样是在朋友圈刷屏,市民发善心,照顾其生意,是一种变相的救助。女子患癌处境艰难是真,大家可怜其境遇,便变着法儿去缓解她的困境。从中不难看出,人们仍十分乐意为真正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那么现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规范网络上的求助信息,确保其真实性,避免事后“反转”,消耗国人善心。

当今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来源,大多来自微博、微信与QQ三个软件。以微信为例,一条求助信息经信源在朋友圈发布以后,由受传者即微信用户判断其可信度及扩散(转发),并由用户对此做出反应(如献爱心)。在这个过程中,且不论信息的发起是确有其事抑或别有用心,微信官方对涉及公众筹款的信息审核,往往是在有用户举报以后才有所行动,未免沦为被动,过于放任信息在初始阶段的大量公开传播;再说微信用户的“转发刷屏”:在碎片化信息时代,人们的情感往往被流于表面的信息所触动,而无暇去证实或深挖其前因后果与真实性。并“助纣为虐”转发,成为了其负面影响扩散的助力,又在事件被证实虚惊后大呼上当受骗,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于事件的事后处理方面来说,网上的虚假求助更多的是受到网民、媒体的抨击等道德层面的指责,相关部门对于此类信息往往是在其负面影响极大、波及范围广、涉案金额多时的才见行动(如天津爆炸案中的少女激起群愤,社会各方人士强烈指责,且金额高达96576.44元人民币)。更多时候,处理相当软弱无力、难见后续。

由此看来,从网络诈骗信息发布的核实、传播者火眼金睛的分辨到相关部门章程的规范以及对事件及时有力的处理。这些环节都需要各方面的各个击破与通力合作,想来仍有一段路要走。(高艺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