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阅读鸿沟”拉大“城乡差距”
2016-04-26 08:55:10 来源:汉网

在北京、上海的青少年平均每年读书超过10余本时,不少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孩子还在为能不能买一本书而纠结。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儿童阅读量平均为城市儿童的1/7。这样的差距,让人心情沉重。(人民网/人民日报 4月25日)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应从娃娃抓起,及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然而,由于经济收入差距、文化设施失衡,加上缺少阅读氛围、少人指导阅读,严重制约着农村儿童阅读水平的提高,农村进步的阶梯被“阻断”,“城乡差距”被拉大的风险进一步加剧。可见,在建设农家书屋、加快网络覆盖、推进乡村阅读之余,更应再加一把火,让农村阅读之风呈现出“燎原之势”。

一方面,要开辟新阵地,让孩子有书读、读好书。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扶贫先扶智。”填补“阅读鸿沟”,就要解决农村阅读主力军——6000多万留守儿童、4000多万流动儿童的读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问题。因此,就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加大投入,通过购买书籍、城乡书籍交流、接受捐赠等方式,增加高质量书籍储备。同时,更要建立起完善的借阅制度,让好书“活”起来、“动”起来,增加阅读量。

另一方面,要使用好方法,让孩子愿读书、主动读。俗话说,开卷有益。学校应增设阅读课,老师要逐渐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可以在学校开设读书角,每周或每月利用半天或一天时间,让学生们分享读书的心得、交流读书的感悟,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此外,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关注孩子的未来,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个阅读的表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孩子买本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全民阅读时代,如何打牢农村儿童阅读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答对了,城乡差距会逐步缩小直至消失;答错了,城乡差距会逐渐拉大直至失衡。何去何从,想必不言而喻吧。(焦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